跟大海谈了6年“恋爱”,这个90后老男孩用10万张照片治愈数千万人(4)
画面的视觉效果,和照片的情感,是海和蓝创作中最看重的两个点。他的作品承载着欲说还休的逝去时光,细品之下极其有魅力。
好比厦门是一座适合恋爱的海边城市,街上放着世界最流行的爱情名曲《Love is blue》毫不违和:
蔚蓝,蔚蓝,爱是那般蔚蓝
当你回来之日,也是天空放晴时
蔚蓝,蔚蓝,爱是那般蔚蓝
当你执我之手时,也是爱愈发蔚蓝时......
他在这里拍了很多曼妙的少女,对女性身体的自我表达满怀爱意和虔诚。
下面这张照片拍于2017年8月,观音山海边。他将离开待了6年的厦门,和朋友小C告别之际,空气中尽是离愁。
当时照片在网上发布之后,很多人下意识以为瓶子里的水是P出来的。实际上,蓝色的水是真实的,小C为支持他创作而闭着嘴喝,颇有饮不尽世间聚散离合的沧桑之意。
他也曾出现在凌晨5点的厦门环岛路,风平浪静,早霞很美,和第一次见面的模特冒着风雨在拍摄。拍摄结束后,他们一起吃了顿沙茶面,此后再也没见过,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作为悲观的乐观主义者,他深谙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捉摸不定,刻意抓住些什么往往是徒劳,倒不如对摄影这个唯一的恋人倾注所有。他更希望记住无数个“海上生明月”的时刻,一遍又一遍,在自己的安全地带贪婪地感受着,怎样都不嫌多。
“没有什么颜色比蓝色更能为事物加上气氛了。”梵·高在给弟弟的信里曾写道。
有次在一个小岛上散步,他看到一少年拿着冲浪板一遍遍地奔向海里,一次次地被海浪拍翻在岸边,充满生命力的蓝色尽收眼底。当看到少年终于成功,他忍不住跟着狂喜。
上海事业小有所成后,去年海和蓝选择从新起步,奔赴北京正式成为一名北漂。
这些年他的租住环境不断变化,但有一点始终不变的是,他对水无止境的迷恋,游泳和浮潜便是其中之二。
都说游泳是世界上最孤独的运动,他却乐在其中。在水下能与外界短暂隔绝开来,不需要和人配合,不需要语言交流,他可以完全放松。一想到人在诞生时便生活在母胎羊水中,他会有种隔空陪伴的错觉,既是独自一个人,又不是独自一个人。
有次在菲律宾浮潜,他观察到海里的小生物们有着各自的性格和故事。看了纪录片《蓝色星球》系列,他被人类无节制捕捞、乱扔塑料袋、过多排放二氧化碳等破坏行为导致海洋生物死亡的惨象而震惊不已。
他决定从自身做起,在网上呼吁倡导环保低碳出行,保护海洋人人有责。
也许有人要问,一直拍蓝色大海不会腻吗?
他不以为然,每次还会直接把问题抛给对方,天天喝水你会腻吗?
在他看来,真正的高手,是能看得到自己的边界。蓝色是他生命的底色,他准备用一生的探索来做出回答。
遗憾的是,他去年因为某摄影大赛拿了第一名,冰岛旅游大使亲自给他颁发了证书和奖励机票,结果因疫情没有去成。
不过没关系,等未来赶着个大好晴天,他想去冰岛海泳。居天地澄明之中,听着海浪声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大口吮吸那一片疯狂的、炽热的、沉静的、治愈的蓝。
只要站在海边,纵使一无所有,他总能拥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