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了,给他一个机会不行吗(2)
老师见到他的第一句话是:“马虎,现在还吃粉笔不?”走到曾经的伙伴中间,称兄道弟,背景音乐响起,俨然就是个老大范儿。
教练批评马虎时,马虎的眼泪就哇哇地流,不说话,像是委屈,也像是在思索什么。
大家都不愿意跟他玩时,天不怕地不怕的马虎,,也会害怕一个人睡觉。
他说:“这一切都是我爸爸造成的,我不恨我妈妈,我恨我爸爸。”
但在需要更多进攻性的体育竞技里,经常哭鼻子的小双,也会经常被教练说:
小双的爸爸在他出生前就因脑溢血去世,妈妈生下他后也消失了。
亲戚只好将小双和双胞胎哥哥送给别人,但别人嫌弃小双长得太瘦弱,只领走了哥哥。被接回家的小双辗转了好几个家庭,先是由大伯抚养,大伯去世后由大姑抚养,大姑去世了,二伯继续抚养他。
二伯对小双说:“好好学习,以后别回咱这个山沟了。”尽管没有人给他太大的压力,但小双为自己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当时胳膊带伤的小双和队友们尽全力打这场比赛,但还是输掉了。只认第一不认第二的马虎,在这一刻也变得心思细腻起来,他长大了。“你知道这么一次比赛多难得,对得起别人对我们的期待吗?”
但对一个屡次被命运遗弃的少年来说,这是又一次撕心裂肺的打击。纪录片里,小双和二伯吵了一架,他哭喊着说:“是不是你让他把我带走的?”
他只是想不通,为什么这世界上没有一个可以接纳他的地方。
可是小双不知道的是,二伯也有苦衷,这时候他已经患上了胃癌……
小双站在村口的大叔旁,叫山坡下的二伯:“二伯,你不能丢下我不管。”
马虎和小双双线剪辑的镜头下,有笑有泪,有希望也有困境。“管吃管住吗?——管!”,“管看病吗?——管!”,“不打不骂,顿顿有肉,养到18岁!——带走!”双方几乎没有任何要求,这群没有家或家人无法承担养育责任的小孩,就被送到了这里。
现年70多岁,从业40多年,曾带领中国少年棒球队获得4次世界冠军。而是将一个镜头特写,静静地落在了每天晚上都要做理疗的师爷身上。
你们有的能进国家队,有的能进北京队、天津队,高中拿到全国前三名,还有的有机会免试上大学。
他们没有条件考虑自己是不是喜欢打棒球,是不是有所谓的天赋。因为他们家乡的小伙伴们,也许会走上和他们截然不同的路:早早辍学,打工。就像是片中的爱心棒球基地的创始人说:“如果不打棒球,我就是一流氓。”
纪录片里说:“建一个棒球场要几千万,就用了几年。”由于拆迁和附近的地产开发,他们已经迁移过三次基地。
住在北京郊区的郊区,有些孩子还以为北京就是一个附近都是山的地方。甚至由于早年因为贫穷而造成的营养不良,他们的身体素质通常比不上那些千挑万选的运动员。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070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