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给娃洗澡,一定要避开这4个误区,后悔看晚了!
最近天气一天天回暖,很多家长都开始给娃减衣物了,洗澡也相对冬天频繁了起来。因为娃爱动,身上容易出汗,不洗澡汗液会黏在身上,很不舒服,如果再一不小心吹风了,感冒等症状会找上孩子。不过晨妈提醒大家,春天给娃洗澡时,一定要多加注意。因为倒春寒气温反复不定,更因为孩子各项身体机能未发育完全,不多留心,可能会留下一些隐患。毋庸置疑,天气一暖和,家长就会增加孩子洗澡的频率,甚至能达到一天一次或一天多次的程度。虽说让宝宝身体舒适洁净很重要,但频繁洗澡还是不可取的。因为皮肤最外层是个角质层,同时表面也有一些保护性的油类,形成皮脂膜。其中,角质层来储存水,而皮脂膜则负责拦截流失掉的水,从而保持皮肤的水分以及弹性。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外界刺激,以及干燥、过敏、瘙痒等症状。因而,晨妈不建议大家在春天给孩子洗澡太过频繁,如果出汗过多,可适当增加,或者用干净毛巾擦拭也可。不然太过频繁洗澡,除了会破坏孩子皮肤保护层外,万一受凉,感冒等症状也会找上孩子,根本得不偿失。一般来说,给宝宝洗澡时,很多家长都会下意识地将每个部位都清洁到位。但其实孩子的有些部位,是轻易碰不得的,比如孩子的囟门、肚脐眼和耳朵等。如果太过用力或者清洁过度,有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些意料不到的伤害。记得之前一个新闻里的妈妈,就因为看到孩子囟门处有一个脏东西,清洁不掉后就开始用毛巾在孩子脑门处大力揉搓,甚至是直接上手。结果第二天孩子就发高烧了,就是因为宝妈用力搓宝宝囟门处的污垢,而导致孩子脑部感染。所以,家长给娃洗澡时,也要多加注意这些小细节,有些部位轻微洗下即可,千万不要用力过猛,造成潜在风险。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对洗澡一事百无禁忌,但有几种情况,是不适合给孩子洗澡的。吃太饱后洗澡,人全身皮表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这样会影响孩子肠胃的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会发生虚脱与昏倒。一般来说,孩子刚打完针后,身体的免疫力较之平时会有所降低,这个时候给孩子贸然洗澡,可能会引发感冒等症状。加之刚打完针后,皮肤表层会有针口存在,立即洗澡,也会增加一些未知的风险。孩子身上有诸如疖肿、烫伤、外伤等皮肤损害后,这时候是不适宜洗澡的。因为皮肤损害的局部会有创面,洗澡会使创面扩散或受污染,进一步加深症状。生活中,有些家长因为作息原因或者自身习惯,会下意识地选择在临睡前给孩子洗澡。但你们知道么?在孩子犯困后洗澡,会使他们身体循环加速,心率增快,脑温升高......所以,晨妈建议大家给孩子洗澡时,要避开他们的睡觉时间点,不然孩子洗得不舒服,过后也不容易入眠,会更加折腾家长。天气暖和之后,人身体的新陈代谢也随之提升。尤其是出汗后,汗液会黏在皮肤上形成一层皮脂。对此,不少家长都会喜欢在给娃洗澡时,搓一搓,干净的同时,孩子也会觉得舒爽。其实搓下来的泥是一些还没有脱落的角质细胞,它对人体的皮肤是有保护作用的。如果把这些保护作用的皮都搓掉了,就会导致皮肤很干燥。同时,孩子也会失去皮肤的保护屏障,继而容易导致一些疾病的产生。因而,在暖和天气,我们不仅洗澡次数要适当,搓泥也要适当减少。家长们可以用手轻轻地摩擦孩子的皮肤,将一些汗液以及杂物洗净,但切记不要太过用力。总之,太过讲究干净反而会降低孩子身体的抵御力,让细菌有了可乘之机,家长们要慎重。说了这么多,相信各位家长们对春季给娃洗澡,都有了一定的认知。千万别认为洗澡事小,一不小心,也会给孩子的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天气转暖后,家长们为宝宝洗澡时一定要注意避开这4大误区哦,不要只顾一时方便和舒爽,让宝宝生病哟~如果你对春季给娃洗澡,还有其他疑问,,都可以留言一起探讨呀!*本期内容由妈妈手册原创,600万妈妈关注的母婴公众号。主编:晨妈,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品质生活理念,陪千万父母共同成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150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