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被亲哥踢出家门,理由够荒诞啊
2021年了,居然还能在热搜上看到除名族谱这档子事。
更离谱的是,被踢出族谱的对象,是2月份刚登上“福布斯中国杰出商界女性榜”的董明珠。
先说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随着《我的姐姐》热映,不仅是扶弟魔,各式各样被亲情绑架的故事都被挖出来送上热搜。董明珠这段经历,正好成了其中的典型代表。
某年销售旺季,格力的空调供不应求,经销商们都在用各种旁门左道争取拿到更多的货,其中就有一位经销售找到了董明珠的哥哥。
他提出,只要帮自己拿到一百万的货,他就给到两三万的提成报酬。哥哥一口答应,随即打电话给董明珠,没成想被妹妹一口否决,“不要来,没可能”。
更让哥哥挂不住面子的是,董明珠转身找到经销商,给了人家当头一棒:从现在开始,停你的货了。
于是,愤怒的哥哥写来一封绝交信,扬言从今往后董家家谱里,不再有董明珠这个人。
此后的二十多年里,二人便再无往来。
这段陈年往事被曝光之后,有男性网友迷惑发言:
这是你亲哥哥?难怪20年不和你来往。
坚持原则没错,但她都混到这地位了,哥哥还因为几万去求她办事,说明平时也没有怎么帮助过哥哥。
果然,自古以来女人都是最无情的,怪不得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呢。
这样的指责和质疑背后的价值观,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双标,男人对姐/妹——你是我姐/妹,你当然要帮我 ;男人对妻子——家里有弟弟的女人不能娶,都是扶弟魔。
所以,有网友笑称“他们竟然真的以为这是对董明珠的惩罚”,与丝毫没有分寸感、像吸血鬼一般的兄弟姐妹进行切割多值得庆祝啊。
樊胜美,被重男轻女的妈妈当成提款机,被一事无成的哥嫂当成挡箭牌。
苏明玉,大哥苏明哲只发号施令从不揽实际责任,二哥苏明成长期啃老当巨婴,原生家庭一滩烂泥。
房似锦,恨不得把一块钱掰成三份花才在大城市拼得立足之地,却被妈妈各种无赖式利用,从几千块的生活费,到最后狮子大开口要她拿出一百万给弟弟买房。
而她们,无一例外地,在最后的大结局中选择跟那个充满压榨的家庭重归于好。原谅,是她们共同的归属,却让追剧的观众像吞了苍蝇一般如鲠在喉。
对比起这些被迫帮兄扶弟、为家庭牺牲,还总是默默忍受的女性,董明珠毫不留情地拒绝,看着多爽啊。
但细想,,“爽”太表面了,那是我们对其中的纠结与困难故意视而不见吧。
这大概也是《我的姐姐》口碑一路下跌的原因所在。
开头把“为自己活”的调子起得那么高,中间用姑姑和安然两条线讲了那么多姐姐这个身份在家庭里的被忽视和被迫牺牲,结局却向无私博爱的老套路上引导。
最刺耳的一句批评是,“叫您一声《姐道》,不冤枉吧”。
观众希望看到的,是报复性的结局和理想化的反抗:姐姐成全自己,把弟弟交给领养家庭,独自去北京追求个人理想。
可是,我们选择性地放大了这种选择的益处,又刻意忽略了另一种选择的意义——
弟弟不仅是负累,还是安然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手足,是她和父母最重要的链接。
在电影里,姐姐经常会梦到小时候的情景,画面里不仅有父母的区别对待,还有父母一起戏水、妈妈给她洗头的温馨画面。
安然会和弟弟聊起爸爸妈妈的样子,弟弟会一脸无辜地说:“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能早点生我呢?”
弟弟是羁绊,也是最深的爱与被爱,那是一个人对亲情的本能需要。
所以,养或不养弟弟都不是标准答案,都会有所失去有所获得,电影如果给出了答案,反倒成了枷锁。
回头再看董明珠,哥哥其实并非十恶不赦的吸妹精,他只是想借私情捞个油水,却不曾想碰到的是在原则面前铜墙铁壁不容僭越的妹妹。
很多年后在员工入职大会上说起这件事,董明珠仍然坚持,不能用她的权利,在企业里面做交易。
但这个看起来铁面无私的妹妹并非冷漠无情,2015年,董明珠的姐姐告诉她,哥哥生病了,是癌症。
董明珠当时想,就算哥哥不认她,也要去看望一下。而时过境迁之后,哥哥也终于明白了董明珠铁血政策的缘由。
董明珠后来对她的哥哥姐姐们说,如果你们真的爱我、尊重我,就不要在我在任时有过多的经济上的交集,这样等我们老了,还可以回到儿时的兄妹情。
这是叱咤商场的“铁娘子”渴望给自己留下的一方净土。
知乎上有网友提问:扶弟魔、扶哥魔这样的词出现,是否预示着亲情逐渐淡薄和功利心增加?
高分回答是:“这两个词本身代表单方向的输出,一方像吸血虫一样吸食对方,指那些畸形的家庭理念下的过度牺牲精神,不是互相帮助的含义。但哪些人应该贴这个标签,需要谨慎。”
一方面,我们百分百支持女性不要被奉献精神裹挟,要把自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必放大两性对立和二胎之殇。
公众号《人物》提到一个细节,《我的姐姐》片方放出来一个男性观众的观后感:姐姐太苦了,所以我要生个男孩。在社交网络搜索评论,大量的感慨也是:不要生二胎,甚至不要生孩子。
说实话,在这样的讨论贴里待的时间一长,我也有种世界遍地扶弟魔的感受。但当我抽离出来,就会想起身边那些有弟弟妹妹,或者哥哥姐姐的朋友,他们的日常并不窒息。
他们会分享跟父母说担心、跟朋友说怕丢脸的烦恼;会在父母的结婚纪念日商量怎么给他们庆祝;会很自然的在逛街的时候买上一件适合对方的衣服。
所以,我仍然相信很多父母决定生二胎,是为了孩子有个伴,而不是重男轻女,生个女儿也要取名“招弟”。
我也相信,这世界上存在着很多可爱的弟弟,宠爱妹妹的哥哥。
▲香蜜留言
说个环境极端但非常打动我的故事吧。
电影《何以为家》里,为了躲避叙利亚战争,男主角赞恩与父母、兄弟姐妹非法生活在黎巴嫩的贫民窟中,一大家子挤在一个非常小的房子里。
赞恩没办法上学,每天都要去小店整理商品、送货,有时候还要和妹妹萨哈一起上街卖果汁,维持生计。
两个人关系尤其好,所以当萨哈第一次来月经时,疼爱妹妹的赞恩会帮她去小店偷卫生巾、洗裤子;
他知道来了月经的女孩子很可能会被父母卖给别人结婚,所以再三叮嘱这个12岁都不到的妹妹,一定要藏好卫生巾;
当赞恩目睹着妹妹被父母卖给房东阿萨德,以此来抵扣房租,弱小的他拼命抵抗、叫喊、追逐,想要救回妹妹;
经历了更多的颠沛流离之后,再次回到家的赞恩,惊闻妹妹萨哈的死讯,直接拿起菜刀冲了出去,砍伤了阿萨德,也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这个故事里失职的是父母,承担着保护妹妹责任的是同样未成年的哥哥。
所以,如果在生活里,你感受到了被压榨、被要求奉献,我鼓励你要勇敢叫停。
但今天我更想说的是,兄弟姐妹,真挺珍贵的。你们都是彼此生命中温暖的宝藏啊。
有吸血鬼般的她们,但更多的,是可爱的她们。
你的兄弟姐妹,有做过什么让你感动的事情吗?
作者:Moon,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ID:lixiaoyilhyxqdnz)签约作者。
亲爱的香蜜,微信又又又改版了,记得耐心地往下拉一会,就能找到留言入口啦~喜欢点个赞,留言区等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