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经常头疼带娃去哪儿玩?下了班陪娃怕太晚?
每次碰到这种问题,我们就会推荐一个宝藏地方——超市呀!!有的妈妈会说,带娃逛超市好难啊,大宝一进超市各种要买,小宝看到喜欢的都要拿下来,一边拿一边扔,老母亲只能撅着屁股,一路弯腰一路捡。满眼都是好吃的,却都不属于自己,妈妈时不时还会给自己一点“年幼无知”的教训。超市可不止能带娃买买买,摸摸摸,这是个能做早教的好地方。带娃逛超市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怎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超市可以说是最佳的遛娃场所了,营业时间长、不限时间与次数、活动空间大,更重要的是——免费。当你带娃不知道玩些什么的时候,最生动的食物认知课堂,超市已经准备好了。红色的番茄和辣椒,绿色的尖椒,紫色的茄子......只要带着娃在瓜果蔬菜区转一转,色彩认知就学习+复习完毕了。再也不用坐在家里,翻看认知绘本上的那些蔬菜、水果,干巴巴地告诉小家伙哪个是哪个。认得差不多了,提升一点难度,和宝宝玩一个颜色寻宝游戏。
而摸摸碰碰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举动,也在一点一滴中帮助宝宝的成长,当宝宝好奇地盯着超市的货架看时,向宝宝提问+引导:“这个榴莲,味道是不是有点奇怪?,它原本的样子不长这样喔。”最后走完一圈,再回过头问宝宝,刚才摸起来滑溜溜的都有哪些?毛绒绒的又是哪些?闻着香香的是什么?通过这样的做法,小朋友就有了嗅觉和触觉上的认知,百玩不厌。
超市里能学到的数学知识,不止有趣,还能帮妈妈解决最现实的问题。
每次路过收银台旁边的糖果过道,小孩就不安分了,一个嫌少,要抓一把。这样一来,娃的注意力被转移,就不会再吵着闹着要买糖果了。除此之外,一些基础的数学概念,也可以在超市里学到。
对小宝宝来说,数字很复杂,但是长短大小却很容易用眼睛来判断。大小:你能在超市里找到的最大的蔬菜吗?那最小的那个蔬菜在哪里呢?
花菜和包菜看起来好像差不多大,但是在你觉得哪一个更重呢?其实 2 岁的宝宝就已经可以明白数字 1 和 2 的概念了,2 岁之后就开始理解计数,能从 1 开始数几个数字。想让宝宝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可以出个小问题:“宝宝,我们要买两瓶水,妈妈已经拿了一瓶,你可以帮妈妈再拿一瓶吗 ?”如果宝宝拿了一瓶之后还要拿,“我们只能拿这么多了,这就是两瓶,多的要放回去喔。”等宝宝 3 岁后,对分辨金钱没有太大问题时,可以开始对宝宝做财商启蒙了。告诉宝宝你最爱吃的饼干是多少钱,这个奶酪又是多少钱。买的东西少时,给宝宝一些钱帮忙付款:“今天我们买了 75 块的钱东西,这张绿色的是 50 块,紫色的是 5 块。你要怎么给收银阿姨呀?”让宝宝认识不同的钱,产生对“买”的概念,买东西必须用钱来交换,而不能靠拿和抢。列清单有一个好处,在进入超市之前想好自己要什么,提高购物的效率,不过娃参加这项活动的方式,取决于他的年龄和阅读能力。不管是购物结束还是家里的报箱,都会收到很多超市的折扣宣传册。不要扔掉,,因为它可以给娃提供最新的超市类目大全。然后,一次从每个类目里选出这次购物需要购买的东西,让娃找到相应的图片,把它剪下来,粘在纸上。当宝宝找的图片和列的书面清单一致后,这项工作就完成啦。看着娃一脸疑惑又心疼的样子,接着说:“妈妈昨天吃坏东西了,爸爸昨天从冰箱拿的牛奶过期了,所以妈妈现在肚子还疼呢。吃了过期的东西是会生病的喔。”然后就可以和娃开始科普保质期这件事了,妈妈是怎么知道牛奶过期的呢?原来盒子上有时间啊,盒子上的这个数字叫食物保质期,我们买东西的时候要选和今天的日期最相近的那一个喔。在超市,小朋友看到爸爸妈妈是怎么和别人打交道的,也可以自己和别人打交道,比如和收银员,或者超市玩乐区的其他小伙伴。除此之外,很多爸爸妈妈还能带娃在超市干好多事儿——@大萌萌-87
带娃逛超市,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宝宝左看右看,已经停不下来了。“妈妈我想要这个魔法棒。”
“为什么呀?”
“魔法变变变,我要给妈妈变开心!”
娃可以在这个超大的生活游乐场里,寻找有趣的形状、数字,感受东西的大小或重量,接收新的词汇,甚至交到新的朋友。
很多爹妈想要培养娃的感官、数学、语言等各种能力,但这些知识明明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在逛超市的时候,反正每周都要去采购,为什么不把它变成学习游乐场呢?
生活这个大课堂,无论在哪儿,只要有心,都可以带娃玩出不一样。(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