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泽东同志的读书生活谈起:博览群书
毛泽东同志读书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从古代的到近现代的,从中国的到外国的,包括哲学、经济、政治、军事、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多个方面的书籍。当然,毛泽东同志的阅读范围虽然广博,但也不是漫无目的、没有重点的,他阅读较多的是马列主义、哲学和历史方面的著作。
真理的探求:读马列著作。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是孜孜不倦学习马列著作的一生。从1920年读《共产党宣言》起,马列著作就成为毛泽东同志读书生活的主要内容。1926年,他读了列宁《国家与革命》中的部分内容。1932年红军打下福建漳州,得到一些马列著作,其中有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列宁的《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后来,毛泽东同志回忆土地革命战争时说,那个时候能读到马列著作很不容易,在长征路上,,他患病的时候躺在担架上还读马列的书。延安时期,他潜心读了《资本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艺术》等。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工作重心转到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时候,1954年,他又一次阅读《资本论》,以后又多次阅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列宁有关政治经济学论文十三篇》等。
读书的目的在于运用。毛泽东同志希望通过阅读马列著作,精通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进而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新创造。1938年,他提出党内要“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1949年,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总结中,他推荐了12本干部必读的书,提出“如果在今后三年之内,有三万人读完这十二本书,有三千人读通这十二本书,那就很好”;1963年,他又提出学习30本马列著作的意见;1970年,他指示党的高级干部“不管工作多忙,都要挤时间,读一些马、列的书”。
“作工具的研究”:读哲学书籍。毛泽东同志一生阅读并批注过大量中外哲学书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毛泽东哲学思想。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给陕北公学教授何干之写的一封信中说:“我的工具不够,今年还只能作工具的研究,即研究哲学,经济学,列宁主义,而以哲学为主……”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阅读了大量哲学书籍,如《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哲学选辑》、《思想方法论》、《哲学概论》、《西洋哲学史简编》、《黑格尔哲学入门》、《朗格唯物论史》,等等。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说:“毛泽东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人。我有一阵子每天晚上都去见他,向他采访共产党的党史。有一次一个客人带了几本哲学新书来给他,于是毛泽东就要求我改期再谈。他花了三、四夜的工夫专心读了这几本书,在这期间,他似乎是什么都不管了。”
对于哲学书籍,毛泽东同志一生涉猎十分广泛,既读马列经典中的哲学书,也读艾思奇、李达、普列汉诺夫、爱森堡、西洛可夫、米丁、尤金、河上肇等中外学者的书;既读柏拉图、康德、黑格尔、杜威、罗素等西方哲学家的书,也读中国古代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王充、张载、朱熹、王阳明等的哲学论著以及近代以来康有为、梁启超、章士钊、杨昌济、梁漱溟、冯友兰、潘梓年、周谷城、任继愈等人研究哲学和逻辑学的论著。
毛泽东同志为什么喜欢读哲学?根据他的有关论述,主要原因有四:第一,他把哲学归结为世界观和方法论,认为这是塑造人们灵魂和思想的根本前提。第二,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不懂哲学很难弄通马克思主义。第三,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总结实践经验、解决一切问题的“思想工具”。中国共产党在幼年时期曾经屡次犯错误,很重要的原因是思想方法不对头。毛泽东同志要求“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第四,毛泽东同志是理论家,从青年时代起就喜欢读哲学,这既是个人兴趣,也是进行理论工作的必要前提。他说过:“马克思能够写出《资本论》,列宁能够写出《帝国主义论》,因为他们同时是哲学家,有哲学家的头脑,有辩证法这个武器。”
“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读历史书籍。历史是人类过去经历的百科全书,包括经济、政治、军事、哲学、科技、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内容。因此,读历史其实是个大概念。毛泽东同志读史,对各方面的内容均不偏废,很注意史书所载的理政之道、军事战例、经济政策、治乱规律等。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段话是毛泽东同志对全党提出的要求,同样贯穿在他本人的阅读过程中。
毛泽东同志毕生重视阅读中国历史著作。1952年,工作人员为毛泽东同志购置到一套清乾隆武英殿版的《二十四史》,这成为他最爱读的书之一。这部《二十四史》共有3200多卷,4000多万字,800多册,毛泽东同志几乎全部通读过,有些章节还反复多次读过。《资治通鉴》同样是毛泽东同志十分喜爱并多次向人们推荐的一部史著。1954年冬,毛泽东同志在和历史学家吴晗谈话时说,《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尽管立场观点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以熟悉历史事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我国传统治学,讲究文史不分家,毛泽东同志对古代文学作品,诸如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疏策政论、笔记志异,均精读不少,这使他拥有极高的文史素养。同时,毛泽东同志不仅熟读中国历史文化,还读过大量外国历史著作。法国前驻华大使马纳克曾说:“毛泽东对法国18世纪以来的历史,对于法国革命,对于19世纪相继进行的革命,对于巴黎公社,都有深刻的理解,他认为法国革命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性运动的起点。”
毛泽东同志为什么要倡导学习历史?因为不了解、不总结历史,就不可能真正读懂今天的中国,也等于是割舍了应该拥有的经验和智慧,也就难以正确地走向未来。毛泽东同志的一些名言和观点,更是直接道出他酷爱读史的缘由:“读历史是智慧的事”、“读历史的人,不等于是守旧的人”、“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马克思主义者是善于学习历史的”。
(策划:许华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