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请不要打死我。”(6)
扭曲之三:认为暴力是对孩子好
大涵是在暴力中长大的作家,妈妈总是对她说:“打你是为了你好。”
记忆中,有一次自己捡了10块钱,带弟弟去吃麦当劳,买了份薯条,被妈妈看见,妈妈劈头盖脸地打来,打完还说:“打你是为了你好,不然你小小年纪就偷钱。”
有些父母自己不忍心动手,把孩子送去受虐,接受杨永信的电击,接受豫章书院的虐待,接受惨无人道的苦难。
喜欢打人的父母常说:“打你是为了你好。”让孩子去受虐的父母说:“让你经受一些苦难,对你好。”
他们坚信,让孩子经历暴力和苦难,能让孩子变得更好,真是可笑。
作家凉炘说:人们以为苦难会让人更为强大。“”但实际上,大部分人被苦难折磨得不成样子,懦弱,保守,浑身充满奴性。
像狗群迁徙一样走在街上,发出快乐的笑声。真正因苦难而变强大的人,从不认为自己经历过苦难。那些声称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是脱了人皮穿上囚服走出来的。”
扭曲之四:父母是孩子一辈子的债权人
看过作家静流写的一篇文章,从小,爸爸就不断地对她灌输:“你的命是我给的,你这一辈子都是我给的。”
爸爸嗜赌,而且酗酒,家里的钱财要么输光,要么喝酒喝光。妈妈已经离开了他。
静流读书撑到初中毕业,然后去广州打工。
爸爸每个月从她这里拿走四分之三的工资,爸爸说:“以前是我养你,现在到了你报恩的时候了。”
爸爸赌性越来越大,要的钱越来越多,静流没这么多钱。
爸爸打电话给她:“出去卖啊!怕什么。你这辈子欠我的债,你就应该还给我啊。”她一把把手机摔了。
大多数父母未必如此绝情,但他们在内心觉得:我生了你,给了你生命,我是你一辈子的恩人。
换句话说,孩子一出生下来,就是欠着父母的。给了你生命,多大的恩德呀,你得用一辈子来偿还,否则就是不孝。
以孝之名,行绑架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