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童年不该只有这么一头熊(2)
像这种一年拍一部,赶鸭子上架的圈钱电影难道就是现在孩子们的“校外辅导书”了吗?学得到表面学不来精髓,一部真正好的动画电影不是靠单纯的套用和模仿就能诞生的,我们缺的是让孩子们在对着鞋拔子脸大叔和两只傻熊之间的打打闹闹哈哈笑完之后还能学到些什么,不一定是大道理,但也应该是对他们的成长有所帮助的东西。
国产动画电影如《熊出没》之辈low的不止是抄袭,更是失掉了一份责任,他们为了平增笑点,不惜加入了很多不宜儿童观看的镜头桥段,宣扬暴力、恶俗、无聊的不正三观给孩子们,这对还未形成善恶观念的小朋友们无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反面教育,甚至严重点可以说是在教孩子们学坏。低幼电影不该因为大人的失职而让这些利益趋势下的垃圾产物过早的污染孩子们一颗颗单纯的心,给他们阳光的童年蒙上阴影。
其实国漫也有让我们惊艳的作品,比如《大鱼海棠》《大圣归来》等大字辈的作品很是为国产动画争了口气。但这些作品更偏成人化,能打动大人的心,却很难让孩子们真正懂得电影想表达的深意。
面对孩子,我们得花更多的心思,了解他们需要什么,用更受孩子欢迎的方式给予,而不是流于表面的量产化,让形式大于内容。
最起码请给与孩子最健康的观念,让她们在欢笑中依然能收获成长的真谛,勇气、责任、友情、亲情……希望国内立志做低幼动画的人们唤醒自己最初的赤子之心,打磨雕刻出真正适合中国孩子们的欢乐美好又正能量的动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