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大牢遥控指挥,拍出的电影居然拿下34项国际大奖丨毒药头条
今天我开门见山,不卖关子,给大家推荐一部波兰斯基的电影。
《影子写手》
The Ghost Writer
这部电影的诞生颇为离奇。
2007年11月,该片进入前期制作阶段,如果没有意外,2009年就可以与观众见面。可惜的是,2009年9月,波兰斯基在参加苏黎世电影节时被瑞士警方逮捕,原因是1977年他在美国洛杉矶被指控曾犯下的强奸13岁幼女罪。于是,电影制作的事情只能一拖再拖。
2010年,当事人萨曼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撤销此案,并认为波兰斯基已经不再对一般大众构成威胁,不再坚持要他进监服刑。同年的7月12日,瑞士宣布解除对波兰斯基的软禁,他得以重获自由。
▲萨曼塔照片
在被瑞士警方关押期间,波兰斯基并没有停止对《影子写手》的执导,他通过电话、电邮和视频等手段安排相关工作。影片最终于2010年2月在柏林电影节上亮相,但波兰斯基显然无法出席。
可以这样说,这是一部在坐牢期间远程遥控拍出来的电影,厉害不?
更要命的是,这部电影还获得了34个奖项,35项提名,妥妥的佳作。
波兰斯基,请接收我的膝盖。
《影子写手》有着波兰斯基电影一贯的冷峻,在波澜不惊的娓娓道来中,寒意渐渐渗透纸背,彻骨的凉意席卷全身。
影片根据记者罗伯特·哈里斯的同名小说改编,波兰斯基与罗伯特·哈里斯共同担任编剧,讲述了为英国前首相撰写回忆录的作家The Ghost,被迫卷入一系列阴谋的故事。
The Ghost,顾名思义,鬼魂,幽灵,枪手,这也是本片片名的由来,由于这个角色是由伊万·麦克格雷格出演的,为了方便理解,下文我统一称The Ghost为伊万。
作为职业代笔人,伊万有自己的经纪人。一天,他的经纪人告诉了他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替英国前首相亚当写回忆录,只需要一个月,便可以获得25万,走上人生的小巅峰。
给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物当枪手,肯定要做好保密工作,想在家里做个自由撰稿人爽歪歪肯定是不可以的。
伊万被要求去了美国东海岸的一个岛屿上,亚当在此处藏身,想要静悄悄地完成自己的回忆录。
在伊万来之前还有个写手,是亚当的长期助手迈克,他在完成初稿之后从码头上不慎掉下而摔死,尸体被海浪冲到了岛的一侧。
为了保密,亚当的助手阿米莉娅告诉伊万,你不能把原稿带走,也不能复制,只能在这屋里看,你可以和亚当聊天,挖细节,找灵感,但是呢,回头你得自己重新敲,然后用软盘把内容传给我。
这很让人腻歪,要是我肯定录个音,花几百块钱找淘宝店家给整理了。
不管怎样吧,起初,写作进展得还算顺利。
亚当向伊万讲述了自己在剑桥大学前前后后的故事,从政的原因,以及和妻子露丝的美丽邂逅。
紧接着,意外发生了。亚当被英国前外交官莱卡特指控非法扣押恐怖分子嫌疑人并对其严刑拷打。
在附近的一个酒吧里,伊万遇到了一个奇怪的老人,老人猜测他是为亚当服务的,并大骂他是混蛋。
在路上,一群反酷刑的抗议人士大骂亚当是骗子,其中也包括那个神秘老人。
▲影片后面解释了原因,老人的儿子在亚当组织的非法战争中身亡。
不仅如此,亚当还成为了媒体和各国政要口诛笔伐的对象。
亚当决定带着助理阿米莉娅去华盛顿寻求帮助,并通知阿米莉娅收拾行李,妻子露丝听闻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你们怎么不用一个包呢,那多方便。
看来夫妻俩的生活不是很和谐啊,这醋吃的让人猝不及防。不过,据此我们可以得知,助理阿米莉娅其实是亚当的秘密情人。
亚当走后,伊万在整理办公间物品时,从一个抽屉的底部发现了一份秘密档案。
在档案中,伊万惊奇地发现,原来,回忆录原稿的内容、亚当口述的东西,很多都是假的,并非真实情况。
伊万从档案中得到了一个埃米特的人名和一个电话。很显然,档案是前任写手迈克留下的,伊万开始怀疑迈克死亡的真相。
他骑自行车来到岛边的一户人家,里面的老人告诉他:说有人从码头上掉下来摔死就是扯淡,尸体不可能被冲过来。
伊万决定到迈克尸体被发现的地方看一看环境。风暴即将来临,亚当的妻子露丝前来寻找伊万回去。两人聊起了关于迈克的事。
露丝告诉伊万,迈克的葬礼将于星期一在伦敦举行,言语之间还流露出对亚当的失望。
从戏剧性上来说,当一个女人向你表达对丈夫的失望时,她可能就要献身于你了。回去的路上,露丝情不自禁地把手伸向了伊万。
没错,亚当被绿了,就在当晚。
两个人不仅在身体上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还在灵魂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伊万告诉了露丝亚当和他说的那些谎言,包括浪漫邂逅,他猜测,亚当和露丝结婚是为了仕途,毕竟露丝的学识和人脉都比亚当好得多。
露丝也和伊万透露了迈克死的前一天同亚当争吵的事。
事情的原委貌似已经很明显,迈克发现了亚当的秘密,然后被亚当灭了口。
早上,露丝提前醒来,看了下原稿,然后希望伊万继续调查真相,而伊万却表示自己只是写手,不是调查记者,两人不欢而散。
秘书和亚当都不在家,伊万想了想决定把原稿带走。因为伊万是接任写手,他用的车和迈克的是同一辆,顺着车载记录的导航,伊万来到了一位哈佛教授的家。这个教授不是别人,正是那份档案中提到的埃米特。
伊万向他打探了剑桥的事,亚当的事,以及迈克的事。
埃米特则表示:
亚当?我们不熟!
迈克?我不认识!他来过我家?搞笑呢吧!
他露出狰狞的面孔:你小子是不想活了吧!
仓皇逃跑的伊万来到一家小宾馆,想起了之前档案上的那个电话号码,他拨了过去,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并表示:我必须见见你。
在等待的时间里,伊万上网查了查埃米特的信息,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真相,埃米特在剑桥认识亚当的时候就已经是中情局国外能源部门的长官。
电话那头的神秘人原来是前外交官莱卡特,他来到之后,两人交换了彼此的信息。
莱卡特告知伊万,迈克说过真相就在回忆录原稿的开头。
伊万把埃米特的事情告诉莱卡特,莱卡特分析,亚当是美国中情局的特工。这就解释了为何亚当能够从政,并且一路青云直上,为何他制定的政策都是美国感兴趣的。
在这个时候,亚当得知了伊万的离开,前来接他,两个人在飞机上开启了一场对质。
他们的争论还没有得到解决,而下了飞机后发生了一件事情更令人意外的事——一个穿军装的狙击手将亚当一枪击毙。
事情好像可以就此结束,但高潮其实才刚刚开始。
亚当死后,伊万写了本关于他生前的最后记录,一度成为畅销书。露丝发表感人肺腑的思念演讲。
当伊万打算把之前亚当回忆录的原稿送给亚当助理阿米莉娅作纪念时,他意外地看到露丝和埃米特有说有笑。阿米莉娅告诉伊万,埃米特是露丝在哈佛时的导师。
伊万意识到事情好像有些不秒,他赶紧拿着原稿重新去寻找其中的秘密。记不记得之前莱卡特告知伊万真相就在回忆录原稿的开头?
原来,迈克所说的开头,是指每一个章节的开头,这些开头一组合就是迈克所了解到的真相——真正的美国中情局的特工是露丝。
▲这个藏头诗游戏可能看起来有点老套。
接下来,影片最震撼心灵的两个镜头来了。
一个是展示人们传递伊万书写的真相纸条到露丝的长镜头。
一个是伊万对着露丝表达了胜利的示意后,拿着原稿走上街头,一辆汽车驶了过来,不见伊万,只见随风散落的漫天纸稿。
伴随着激昂音乐的戛然而止,一切的阴谋算计瞬间化为了灰烬,只留下刺骨的寒风,满眼萧瑟。一个小人物在政治的旋涡中悄然离去。
有网友评论,结尾这一幕简直太波兰斯基了,那种宿命的无力让人瞬间陷入巨大怅惘之中,久久不能回神。
之前有小伙伴一时责怪我剧透太少,骂我太监,这回我给你们一透到底,满意了嘛?
对于波兰斯基我一向不会吝惜赞美,他的电影总是迷漫着一种无以名状的危机,平静的画面中总被一种山雨欲来的氛围所笼罩,你会时刻处于一种不安之中,到了最终那一刻,瞬间一泻千里,尽是虚无。
很多人说《影子写手》像是政治版的《唐人街》,都是小人物卷入到巨大阴谋的故事,但这一次我想从权力与支配的角度来简单聊几句。
▲唐人街里没有真相,一切的罪恶都将淹没在黑夜之中。
《苦月亮》中,波兰斯基把两性关系从痴迷热恋到相看两厌的支配与反支配、操控与被操控表达得淋漓尽致,呈现出欲望不断加码后的绝望破产。
《穿裘皮的维纳斯》中,波兰斯基再度探讨两性关系,意图肢解男权社会的可笑,因捕获女性沾沾自喜的男人说到底不过是欲望支配的奴隶,女人看似被动却可以以被动者的身份实行对男人更深层次的控制。他把男人钉在了生殖器的耻辱柱上。
在《影子写手》中,我们依然可以找到类似的影子。亚当是英国前首相,表面上看享受着外界的荣光和世人的膜拜,而实际上,他只是被妻子和政治操控的傀儡,他做的每一个决定,都由不得自己。
妻子和政客才是背后真正掌握大权的人。
就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