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竟可以凶残到这种地步,没人敢看第二遍丨毒药回顾(4)
非常巧妙地通过影片前后细节展现,用文学对比手法前后呼应对比,反衬了大时代背景下屠杀的血腥残暴。
比如,姐姐在结婚时,将头放在上被砍掉辫子,象征她已为人妇。
后来,姐姐被人拖到门口,把头放在门槛上,这次却被剁掉了头。
婚礼上,波兰人有互相抛递燃烧的稻草的游戏。
后来,乌克兰人也玩起了这个游戏,不过这次,在点燃稻草前,他们把波兰的小孩裹在里面。
这些细节前后呼应,无疑增加了观者对战争和民族主义强烈的厌恶感。
影片在波兰公映后反响热烈,并且荣获波兰格丁尼亚电影节最佳影片、导演、剪辑等八项大奖。
导演是沃吉西奇·斯玛佐斯基。在拍摄《沃伦》之前,他是各大电影节的老面孔了。
维基百科是这样描述沃伦大屠杀的:
瓦莱尼亚与东加利西亚波兰人大屠杀是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革命派)的军事组织——乌克兰起义军在纳粹占领下的瓦莱尼亚发动的种族清洗行动,始于一九四三年三月并于一九四四年末结束。尽管命令杀害的是壮年波兰男子,但是主要的受害者为波兰族妇孺。大屠杀导致瓦莱尼亚四至六万波兰人死亡,而在东加利西亚这个数字大约是两万五千至四万。
死亡的数字触目惊心。
看到一场场虐杀,让我们很容易怀疑人生,为什么人那么容易受操纵,拿起屠刀去杀人?
上世纪60年代,德国纳粹头号杀人机器阿道夫·艾希曼接受审判。但至死,这个沾染几百万犹太人鲜血的刽子手丝毫不认为自己杀人是罪恶。
▲艾希曼一再强调“自己是齿轮系统中的一环,只是起了传动的作用罢了”
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发现没有头脑也可以作恶,由此提出20世纪哲学史上知名的哲学发现——平庸的恶。
所谓平庸的恶是一种对自己思想的消除,对下达命令的无条件服从,对个人判断权利放弃的恶。
在影片中,我们就能看到有乌克兰人被仇恨煽动,失去独自的思考能力,将屠刀砍向波兰人。
对于经历过南京大屠杀的我们,自然不应忘记那段罄竹难书的历史。
但切记,不要宣扬仇恨。
让人间变为炼狱的,往往是人类本身。
近 期 热 点
直接点击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