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人现眼稀巴烂,别把锅甩给景甜丨毒药头条(2)
吉尔莫·德尔·托罗。
第一部在我看来同样缺乏吸引力的原因,还不在于其对日本科幻作品的借鉴,而在于机设和怪物的设计——
太丑了。
如果说第二部相较前作而言有什么进步的话,因为更新换代的原因,无论是机器人的外形还是功能,都得到了升级。
最直观的一点是外形明显更苗条了,机动性也相对更敏捷了。
另外,驾驶舱内部也进行了大幅改进。第一部看起来显得笨重而老旧的机械控制台,到了第二部全部替换为全息屏,科技感瞬间提升一个档次。
但两部共同的缺点在于,摆出来的机器人数量都很多,设定听着唬人,但实际上很多都只负责出来亮个相,打个酱油,然后迅速被怪兽歼灭。
等等,之前吹的牛逼呢?又说这个很难能打,那个速度快,你倒是给我展示一下再GG啊!
而作为主角驾驶的那台“流浪者”,老实说,翻来覆去就那几个招式,从第一部到第二部,我看也没什么长进,连梗都玩儿得一模一样。
第一部眼见打不过了怎么办?携带核弹穿越虫洞自爆。
第二部眼看又要被人家揍死,怎么办?高空坠物怼他丫的。
emmmm……
拜托,编剧大人,你就不能想个更有创意点儿的终结怪兽的方式吗?!
两部作品里同时让主角机牺牲两回,国防部真的不会找你谈话的吗?!
还有,麻烦你出来解释一下,为什么电影中会不下一次让机器人重复这个中二到傻缺的动作,它会中国功夫吗?!
吐槽完一些设定方面的缺陷,再来说说续作中的故事情节。
同样的,毫无诚意。
这次《雷霆再起》把时间从第一部的结点往后给延了10年。在前作未做任何交代的情况下,战死沙场的黑人将军忽然就有了一个不知道从哪儿钻出来的儿子。
这,我也就忍了。
上一部不是把虫洞给封了吗?好的,这一次人家外星人直接在你们群众内部制造矛盾——通过交互感染人的大脑,让其沦为自己傀儡,从而达到歼灭全人类的野心。
但问题是,关于这个交互过程是怎么让人染上外星人意识的,全程神棍侵蚀,莫名其妙这个人就被外星人的意识给控制了。如果环太平洋系列追求的是写实的科幻风,那就应该照顾到对各个细节形成一套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很显然,一般人不会在乎这些,也很难注意到这些漏洞。
不要在意细节?好的,那至少交战环节你总得让我看得爽吧!这片子的最大卖点不就是打怪兽吗?
结果你猜Boss怎么死的?呵呵,我册那是……
无聊的大决战也就罢了,除了前期和敌方机器人的打斗有那么点儿小趣味,别的打斗,套用《滚石》一哥们儿的说法:
出影院的时候你会感觉自己老了10岁。
说句不好听的,我在二次元看过的机器人打斗,都比这部电影的精彩。
人家机器人打毛了失控起来可以六亲不认的,太平洋这机器人感觉就是个傻大个儿,没有任何特色。
本身就笨重乏味的战斗场景就够让人难以消受的了,这片子还给我埋了个更大的雷等着我去踩。
嗯,是的,都知道我要说的是谁昂?
瞧这扭动的小屁股和扑面而来的王霸之气,不明真相的还以为在T台走秀。
现在网上关于这位尊贵女士的讨论呢,大概分两派。
一派认为不尬,顺带宣扬了一次国威,挺好。
还有一派就不那么客气了,直接开怼。
别的不说,先说说景甜女神(是的,我女神,哼)这次的人设——邵氏工业的老板,女强人一枚。
因为是合拍片,所以免不了要和国际友人演对手戏,而这直接牵扯到用语交流的问题。
合拍片有个非常大的忌讳在于,各说各话。即,双方都用自己的母语和对方交流。
虽然从设定层面来说,和景甜演对手戏的洋人听得懂中文,只是不能很好的表达,但从严谨的角度来说,他哪怕是用蹩脚的中文和景甜妹子交流,代入感也会稍微强点儿而不至于那么尬。
看看一同进组参与拍摄的张晋就知道了。作为片中的中方将领,张晋在面对老外时,一直使用英文交流,只有在和同胞交流时才切换到中文。不管他英文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好,即便是死记硬背,但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也还算自然。
反观女神这边儿,除了有限的几句英文,还不能带特别复杂的从句,其余全是用中文和老外跨语种无障碍交流……不管是不是剧组有意设置为了讨好国内观众,但你就是忍不住去腹黑瞎猜。
因为出场时间也不算多,所以这一次关于甜甜表演方面的问题,我也没发现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短板,就是台词有点儿让人着急。
不过按照目前第二部挖的坑来看,凑个三部曲是妥妥儿的了。
我建议,既然觉得中国的票房好赚,最后一部干脆就让景甜当女主角算了,好好利用好莱坞的平台让全世界见识下她的恐怖实力也挺好的。
现在国内随便一部电影都能过亿,《环太平洋3》到时候怎么也得来100亿才算过关。更何况,到时候上阵的还是我心水的大甜甜。
一个眼神一个亿,全程看她那水嫩灵动的眼神,不亏的。
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