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年轻,是因为善良(2)
央视主持人胡紫微曾在一篇文章里,深度分析了邓文迪相貌的前后变化。
她说,如果用词语来形容邓文迪,让人比较容易想到的是“强势和狰狞”,的确,在世人眼里,邓文迪总像一张拉满弦的弓,铮铮作响,又像一个无法被覆盖的样本,永远硬邦邦的存在,也屡屡因为那份硬邦邦见于报端:
她雇佣的保姆因为倒在女儿的儿童车上导致粉碎性骨折,她却以极少的赔偿额打发走保姆,从而引发媒体关注;
随着婚姻的年深日久,在公共场合上,对于多默克言语上的强硬而令年老的丈夫长时间地陷入沉默和思虑。
14年的婚姻解体后,因为用尽手段和心机,敛尽欲望和贪婪,邓文迪原本明艳爽朗的脸像滞重的乌云,充满戾气狰狞。
那个曾被媒体形容成一个从东方冉冉升起的美丽女孩,眉宇间藏满了毫不掩饰的怨怼、凉薄和不开心,胡紫微说:“这样的表情比一本五百页的个人传记蕴藏的秘密还多。”
最终,她输了岁月,也输了自己。
当然,后来她手挽年轻的男友重新出现在镜头中,笑容满面,人生也似乎开始重新美好起来。
生活就是这样,你报以天真,它回你烂漫,你投以木桃,它报之琼瑶。
这个世界上,美丽的女人太多,但一直能美到老的女人却很少。
这种女人,都能坦然地接纳自已,忠于自己,坚持喜欢的,摒弃不想要的,并且保有一颗善良柔软的心,连灵魂都散发着香气。
巩利,始终被网友称为“东方的女神”,除了她教科书般的演技,诠释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角色,她的品质也引人称赞。
老戏骨刘佩琦曾在前期宣传《那年花开》的访谈节目里,谈到和巩利一起拍戏时共同生活感人至深的细节。
拍戏时她带了个洗衣机到现场,其他演员都忙着讨论剧本,没时间洗衣服,巩利就天天帮他们洗衣服,拍摄过程中,有人发烧了,她叫上刘佩琦一起去买药。
那时天气很冷,他们穿着戏里的服装到县上买药,即使如此,她还是被菜场一个卖萝卜的小贩认出来了。
巩利让小贩不要激动,也别叫喊,一定会给他签名的。
但当时没纸和笔,她就让小贩去找笔,自己则从地上捡起一个烟盒摊平它,然后就签在上面了。
那时,巩利已经是国际巨星了,但那种接地气的善良与谦卑里,藏着刘佩琦的敬畏。
韶华易逝,刹那芳华。
虽然现在出现在公众场合的她身材也开始迟暮臃肿,眼角皱纹横生,但整个人依然低调地奢华着。
相反那个一直以年轻另类而著称的刘晓庆,却始终没人承认她好看,她就像个假娃娃,满脸玻尿酸,虽然没有皱纹斑点,但僵硬、惨白,脸上缺少柔和自然,那是任何昂贵的化妆品和精湛的化妆技术替代不了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