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奔着羞羞的目的去看,结果却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丨毒药推荐(2)
毕竟,“探戈无所谓错步,不像人生”。
弗兰克最终有所触动,放下了枪,两人也在这次“博弈”后变得情同父子。
片中的两个男人,在相遇的这段时间,他们都面临着人生的十字路口,关系到各自的前途与生活。
查理,象牙塔里初涉复杂社会的小鲜肉,跟现在很多的年轻人一样,青春稚嫩,对很多规则都不太明白,在自我利益和道德坚守之间摇摆不定。
他曾目睹几个学生恶搞校长,在广播里说校长受贿,给校长和他的新车泼油漆。在校长威逼利诱他说出恶作剧的主谋,并以会开除相威胁,查理有点困顿,不知道如何抉择。
结尾,在校长逼着查理告密,说出做恶作剧的学生时,查理缄口不言。
由于查理是靠奖学金和助学金上这所贵族学校的,而做恶作剧的学生以及另一个目击者家庭背景则都比查理好,校长决定拿查理开刀,他建议学校的纪律委员会开除查理,并带着轻视的语气宣称查理不配成为这所学校的学生。
赤裸裸的势利眼有没有?
不过,这在西方国家特别是英美也是家常便饭了。
由于过去几百年里他们并未出现过很彻底的革命来颠覆其阶级基础,所以上流社会对于阶级的划分在骨子里根深蒂固。
校友会就是他们巩固阶级、增进裙带关系、利益共赢的方式之一,所以很多高中,尤其是大学对学生的背景极为重视。
弗兰克对校长这种丑陋嘴脸嗤之以鼻。
虽然曾经在政界辉煌过,但他并不在乎这些所谓的上流标签,
他义正言辞地批判了学校虚伪的教学观。
这一番演讲赢得了现场所有人的鼓掌声,最终纪律委员会一致决定,不对查理做任何处罚。
影片的结局看起来有点理想过了头,但却符合西方心灵励志鸡汤片的剧情发展脉络。
这毒药君想起了另一部励志电影——《心灵捕手》,出身贫民窟在麻省理工当清洁工的威尔,具有极高的数学天赋,但是整天无所事事,像个小混混一样打架滋事。
▲《心灵捕手》剧照
某一天,他无意间解开了数学教授蓝勃留在走廊上的难题,蓝勃欣喜之余,看到了威尔身上的潜力,想改变他的人生方向。
但小混混的本性不是那么轻易能改变的,最后蓝勃在自己的好友——心理医生桑恩的协助下,帮助威尔找到了新方向,而此前因为丧妻遭受人生低谷的桑恩也重获生活的动力。
两部电影的成长与救赎主题如出一辙,年轻人在懵懂迷茫中学会成长,年长者在经历世事后得到自我救赎。
我们常常说,一部经典影片,必然有一位出色的演员。
阿尔·帕西诺,成就了《闻香识女人》。
脾气古怪的盲人上校弗兰克在阿尔帕西诺的演绎下魅力逼人,影片因他的精彩表演而成为经典,他也凭借本片获得第6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50届金球奖剧情类最佳男主角。
这部电影本来翻拍自1974年迪诺·莱希的电影《女人香》,但《闻香识女人》却弱化了弗兰克中校的原型盲上尉法斯托压抑和阴暗的一面,呈现出一个虽然险些败给生活,却仍旧是一个浑身是刺的斗士形象。
他对世界的仇视与热爱同在,总是用尖刻的语言去对待身边的人。
但这就是他对生活的态度:
暴风雨比阳光更好,因为阳光只能制造寂静和安宁的假象,而暴雨让你知道身在何处。
除了阿尔帕·西诺入木三分的演技,很多人看这部电影是因为他那场撩人的探戈。
这场大堂的探戈舞是电影的神来之笔,让电影多了几分浪漫与柔情。虽然这削弱了故事的真实感,但带给观众更多的启迪与感动。
一男一女,一刚一柔。
整个世界都像被弗兰克掌控一般。
这段探戈,跳出了一种华丽的闪耀的激情的生命力,这也是弗兰克一直坚持下去的理由,即留下生命去做那些我们爱的事情。
影片让我们看到的不再只是一个故事,而是升华为一种精神。
跳舞时的那首探戈曲《Por Una Cabeza》更是全片的神来之笔。
这是一首典型的阿根廷式探戈,热情浪漫。
自诞生以来,《Por Una Cabeza》便成为电影中探戈的首选舞曲,刚柔并济的旋律适合任何一个场景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