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被低估国产片,燃过「战狼2」,高过「芳华」丨毒药头条
相较去年《战狼2》的一枝独秀,今年暑期档的国产片,可谓是享受到了观众“雨露均沾”的待遇。
前有口碑相传的《我不是药神》票房破30亿,后有《西虹市首富》4天破10亿。
▲2018年7月月度票房榜
健康的市场环境,理应为不同类型的优秀影片提供生存空间,但风云莫测的电影市场往往又是很残酷的。
去年就有这么一部国产片,票房惨淡不说,几乎被观众忽视,但相比《战狼2》它或许更值得国人去看,它就是——
《捍卫者》
Defenders
电影《捍卫者》在豆瓣上拿到了7.7分,对于一部国产抗战片来说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这一评分比去年大热的《芳华》还高了0.1。
但相较《芳华》的全民知晓度来说,《捍卫者》几乎是“失语者”的状态。
电影《捍卫者》于2017年国庆前夕上映,该片全国首日排片占比竟不及影坛奇葩「逐梦演艺圈」。
▲2017年9月22日综合票房
而看过的观众大多被《捍卫者》的热血气势点燃。
如果说《战狼2》点燃了全民爱国热情,那么相较于这种虚构剧情的影片,《捍卫者》的真实抗战故事更加热血,也更值得被观众看到。
1937年8月13日,中日淞沪会战爆发,这是整个中日战争中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战争爆发后,上海东大门宝山县成了阻击日军登陆的战略要地。
日本对宝山发起连番猛烈攻击,宝山县三面受敌,危在旦夕。
8月31日,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九十八师二九二旅五八三团三营营长姚子青奉命率部奔赴宝山接防,阻击登陆日军。
电影《捍卫者》讲述的就是姚子青率领全营战士与日军血战七个昼夜的故事。
守城第一日:日寇兵临宝山,战事危殆,十万火急。
姚子青率部赶到宝山县城时,原先镇守此地的部队损失惨烈,营长战死,只剩下屈指可数的重伤员。
因战火迫近,城内居民拖儿带女先后迁避他乡,宝山成为一座孤城。
守城第二日:敌众我寡,走对一步生,走错一步死。
将队伍整编后,姚子青的三营只有4门迫击炮、200发炮弹、16挺重机枪、600多只老步枪,战士500余人。
而他们面对的日军有2000多人、20多辆坦克,以及各式火炮。
此外,天空有日军的飞机,黄浦江上还有日舰上的几十门舰炮。
姚子青是广东平远人,17岁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骁勇善战。
面对如此兵力悬殊,姚子青积极谋划部署御敌策略。
守城第三日: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姚子青认为与其被动困守宝山,不如主动御敌于外。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着,敌不知其所攻。”
他下令将防御阵地前沿,利用城外的地势,在坡道上修筑战壕,形成交叉火力。
布防完成后,日军发起了炮击,随后大批日军来犯。
守城第四日:毙敌二百有余,此战告捷,寇暂退。
在姚子青的布防策略下,此战告捷,歼敌200余人,缴获大量战备物资。
日军随后发起了声东击西的战术,从多方进攻宝山城,意图让姚子青无法判断出日军的主进攻点。
敌我双方多处交火,战势十分激烈。
姚子青及时调派队伍奔赴各方,并摸清了日军来犯的真实意图。
最终,日军的诡计未能得逞,还损失了一名少佐。
守城第五日:数日激战,伤亡近半,援军、援军。
经过数日激战,虽然仍坚守着宝山城,但姚子青的部下损失惨重,急需援军。
一位副旅长到前线视察战况,姚子青带他目睹了惨烈的现状。
姚子青十分急切地向上级寻求援军,一个营的战士抵御敌军十几次进攻,情况十分危急,人要打光了……
历史上真实的情况也如此,姚子青请求增援,夏楚中师长在电话里告诉他:"第1军增援部队已到杨行,正向宝山急进,务必坚持!”
上级了解到情况后,便设法向宝山增派援军,这对坚守孤城的将士们来说无疑是最振奋人心的消息。
守城第六日:援军不至,仲贤殉国,尚存百余兄弟。
心怀着最后的希望,战士们顽强地继续坚守着阵地。
然而,援军最快需要4日到达,而日军最快只需要2天便可攻下宝山。
与此同时,日本发起了报复性的进攻,日舰向宝山阵地投射榴弹炮,无数战士惨死,姚子青的黄埔学长在战斗中牺牲,援军也在半路被日军围剿。
守城第七日,守土有责,誓与宝山共存亡。
姚子青下令其余幸存战士立刻撤退,可战士们抱着必死的心要一起留下来。
在日军进城的最后时刻,姚子青率领其余战士与敌人展开了巷战。
然而,终因敌众我寡,姚子青和将士们壮烈殉国。
姚子青牺牲时年仅28岁。
他和部下将士们誓死守卫宝山,捍卫国土不容侵犯的决心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日军的士气,更打击了日本侵略军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嚣张气焰。
1938年3月12日,延安各界群众举行“纪念孙总理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烈士大会”,毛泽东发表演讲赞扬姚子青等烈士是全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姚子青将军为革命烈士。
这是不容忘却的历史。
真正值得每一个国人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