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一曲相思异地恋,情歌王子颂七夕(4)
他不仅在37岁那年考上了进士,而且在老师的引荐下一路攀升,做到了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参与撰写《神宗实录》。
想当年,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lěi)并称“苏门四学士”,他们和老师东坡一起谈天说地,切磋诗文,何其风光!
这期间,东坡还给秦观起了个外号,叫做“山抹微云君”,这源自秦观的一首词。
《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这个老师真的是很不正经哎!人家明明是在和情人难舍难分嘛,你看人家写的这句“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多么悲伤,你还有心情在这里给人家起外号!
但是随着苏东坡反对王安石变法,一路遭到打击,“苏门四学士”也都成为了残酷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秦观不懂得在官场上韬光养晦,保存实力,反而处处崭露头角。
现在也被迫开启贬官模式,被贬郴(chēn)州(今湖南郴州)之后,他还被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从朝廷命官变成了一无所有的“草民”。更严重的是,他还被监管起来,失去了最宝贵的自由。
就是在这里,他写下了著名的“踏莎(suō)行”。
《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观哪里是“迷失”了楼台、津渡,他这是“迷失”了自我、“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啊!
王国维读了这首词之后,提笔在《人间词话》里评论说:
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
秦观第四分裂的,是关于他的人格。
后来人对秦观的评价,褒贬不一。
有人说秦观作为苏轼的弟子,为什么就没有学一学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呢?
有人读了秦观的词之后,说他是“古之伤心人也”。
秦观的确没有东坡的乐观豁达,相反,他的词里总是充满了淡淡的愁绪。
《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也许在生命中的某一刻,很多人的心中都会升起一种莫名的忧伤,这种情感细微幽眇、转瞬即逝。
然而敏感的诗人会抓住它,并且把它描绘出来。
我们一般写比喻句,会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可是秦观却偏偏反过来写。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他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
这两句诗一出,立刻成为婉约派名句。
写作技巧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秦观有一颗难得的感受生命之真的词心。
然而现代著名作家钱锺书却说他写的词是“公然走私的爱情”。
唉,这也活该秦观受到非议,谁叫他总是出绯闻呢!
有一个传说,说苏东坡把自己的妹妹苏小妹嫁给了秦观,新婚当晚苏小妹三难秦少游。
这个故事虽然很好听,但是,这真的只是个传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