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这么多精分电影,这部永远排第一丨毒药推荐
现在说起悬疑片,有一个固定套路肯定会被常用,那就是精神分裂。
这个当年由希区柯克在《惊魂记》里挖掘的题材,在之后的电影中渐渐地被发扬光大。
不仅类型越来越多,就连电影主角也越来越精分。
《黑天鹅》里主角有两种人格,《致命ID》里人格数量达到11个,到了去年的《分裂》,主角更是分裂出了21种人格。
可是好的电影,并不是要看“人多势众”的噱头。
而是究其根本,让人们知道人为什么会分裂。
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看问题,很多精分电影就会显得华而不实,故弄玄虚。
相比之下,这部经典之作就显得更加优秀和特别——
《搏击俱乐部》
Fight Club
《搏击俱乐部》是导演大卫·芬奇的代表作之一。
集结了布拉德·皮特、爱德华·诺顿、海伦娜·伯翰·卡特等大牌明星,总投资6300万美元。
结果在1999年上映后票房惨败,只取得了3700万美元。
不过意外的是,随后发行的DVD光盘,却破天荒地卖出了600万份拷贝。
时至今日,豆瓣评分9.0,排名35。IMBD评分8.8,排名10。
在许多影史榜单中都会出现它的身影,名气丝毫不亚于《低俗小说》和《阿甘正传》等经典。
要说这部电影好在哪儿?
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对于消费主义的批判、对人类天性的解读都有不同的说法。
但在19年后,当人们再次欣赏此片时,津津乐道的却是关于自我反抗与寻找的内涵。
爱德华·诺顿饰演的杰克无疑就是现代都市白领的形象符号。
在钢筋水泥下,日日夜夜地重复工作,单调且乏味。
重复的面具下,杰克需要用消费来装饰自己濒临抹灭的个性。
电影中出现大量的现代商品名称,家具家电,食品饮料。
这些商品像一个个标签一样贴在了杰克的生活中。
除了日常的枯燥无味,杰克还有一个重要的症状那就是失眠症。
杰克的失眠不是通常白领所说压力大,在影片里是一种无法逃避现实的象征。
这里又要搬出弗洛伊德来解释一下,他曾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