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游说诸侯无功而返苏秦张仪巧舌如簧捞富贵(2)
苏秦搞合纵
张仪搞连横
在战国众多游说之士当中,苏秦和张仪的成就和影响最大。自游说秦惠王失败后,苏秦闭门不出,“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苏秦经过一番刻苦读书钻研后,终于悟出游说术的关键是要“揣摩”对方的心理,一旦能把握对方的心理,成功就有希望了。
再次出道的苏秦做了充分的准备。过去他游说秦惠王,中心议题是“连横”,即建议秦国先联合其他国家,瓦解六国的统一阵线,并且想办法使六国互相攻打,然后再逐一吞并所有国家。这一次他反其道而行之,把游说目标转向六国,游说主题改为“合纵”,其宗旨是把六国联合起来组成统一阵线,共同抵抗强秦,以维持天下局势的平衡。苏秦先到赵国,因被赵肃侯的弟弟奉阳君阻挠,他离开赵国前往燕国,凭着娴熟的游说技巧,他轻而易举地说服了燕文侯,于是燕文侯为他提供车马和财礼,让他到赵国去游说。
苏秦再次来到赵国时奉阳君已死,苏秦和肃侯一拍即合。赵肃侯非常高兴,马上调拨车百辆,黄金千镒,白璧百双,锦绣千匹,让苏秦以此来说服其他诸侯国参与结盟。有了燕赵做基础,苏秦很快就说服了韩、魏、齐、楚四国的君主,约定六国“合纵”,苏秦为“秘书长”。苏秦派人把六国“合纵”之事告诉秦国,秦国被这个阵势吓住了,竟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攻打六国。
张仪是苏秦的同学,他们都是隐士鬼谷子的学生。当苏秦已说服燕、赵两国君主搞“合纵”时,张仪还没找到出路。因当时秦国想攻打赵国,苏秦担心“合纵”计划被打乱,便有意把张仪找来侮辱一番,激他去秦国,并暗中派人资助他游说秦王。张仪的游说技巧较之苏秦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快就取得了秦惠王的信任,被任命为客卿。后来他知道自己入秦是苏秦一手安排的,不禁感叹道:“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张仪当上秦国的相国后,建议秦王实施“连横”之策,与六国的“合纵”唱对台戏,天下大局就被苏张二人操控在手中。
苏秦撰写《鬼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