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李家钰的故事(3)
壮烈殉国
1944年5月21日,李率集团军总部官兵左右冲突,卒在秦家坡陷入日军伏击圈。在敌寇密集火力射击下,总部官兵200余人全部殉难,李家钰头额及左腋被子弹和枪榴弹破片击中终因流血过多而牺牲。
人物评价
李家钰墓
中原大战……我将士英勇,李家钰将军在此役中杀敌殉国,是应受到全国尊敬的。……我们哀悼李家钰将军抗战殉国,希望前线将士都抱为国牺牲的决心!……
——1944年6月11日,《新华日报》发表《悼李家钰将军》
陆军上将,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器识英毅,优娴韬略。早隶戎行,治军严整。由师旅长游领军符。绥靖地方,具着勋绩。抗战军兴,奉命出川,转战晋、豫,戍守要区,挫敌筹策,忠勤弥励。此次中原会战,督师急赴前锋,喋血兼旬,,竟以身殉。为国成仁,深堪轸悼。应予明令褒扬,交军事委员会从优议恤,并入祀忠烈祠。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国史馆,用旌壮烈,而示来兹。此令!
——中华民国政府褒扬令,1944年7月10日
家庭成员
妻子
夫人王明德
子女
李克熙(1929—),四川蒲江县人,李家钰之子,1950年10月于成都华西协合大学肄业,在西南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上游工程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重庆办事处工作。四川省六、七届政协常委,重庆市
李家钰将军后人在其雕塑前合影
九届政协常委、重庆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7年4月当选为民革重庆市委第一届主委。1997年6月设立重庆直辖市后,任重庆市人大副主任直至离休。
三子为李克林(原川大历史学教授)
女儿李培源
关心教育
李将军曾任外东“成都城成中学”(成都十九中现田家炳中学
李家钰书法
)校董,1932年成都外东三官堂私立城成中学始建时四川教育家陶亮生任校长,李家钰将军出大洋3000元,提供大量教学器具支持办学,单提供“拖拉机式课桌椅”300套。每学期开学都要亲自到校训话,关心成都民办教育事业,悉心为成都培养人才。
大义为重
李家钰以民族大义为重,坚决主张抗日,曾说:“不管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只要抗日就对。”他驻防长治时,曾与八路军一个炮兵部队联防守城,双方关系融洽。与晋东专署专员薄一波多番往还,军政情谊良好。八路军朱德总司令率一二九师刘伯承等部驻防李家钰部左翼地区,对李家钰军影响很大。1938年1月,刘伯承师长途经长治,李家钰恳请他住留军部一周多,向中级以上军官讲授抗日游击战的重大意义和战略战术,对李家钰及其部队教育很大。李家钰还先后派遣侍从副官孟体富、营长樊德厚等十余人到八路军学习抗日游击战术。回来后即在平陆开办军的干训班,要求在实战中运用。
后世纪念
李家钰将军壮烈殉国的消息传出后,举国悲愤。他的忠骸运到成都后,四川省政府和国民政府驻川各级机
李家钰将军墓
构、各界人士、群众团体联合举行公祭和隆重的追悼会。蒋介石委员长亲自发来了唁电,政府各要人、各党派、知名人士都送了花圈和挽联,表彰李家钰将军坚持抗战的丰功伟绩和为国献身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赋诗一首,悼念为国牺牲的英烈:
万里中原转战来,前师急报将星颓。
归元先轸如生面,化碧苌弘动地哀。
军令未闻诛马谡,思论空遣重曹丕。
灵旗风雨无穷恨,丞相词堂锦水隈。
追悼大会后,李将军的忠骸被安葬在成都市南郊红牌楼广福桥的"李上将墓园"里。
1944年6月22日民国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上将,准入祀忠烈祠,并颁布对他的褒扬令。嗣后,李家钰的遗体国葬出殡式在成都举行,其遗体安葬于成都红牌楼。在北门还树立李
李家钰将军墓
家钰骑马抗日造型铜像一座。
1984年4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追认在抗日前线英勇牺牲的李家钰将军为革命烈士,人民政府还拨专款重新修缮李将军的陵寝,以怀念为国捐躯的烈士,教育子孙后代发扬他们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1984年5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给李家钰夫人王明德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李家钰同志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
2014年9月,李家钰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