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阚维雍的故事(2)
1944年8月,阚维雍奉命率部从驻地钦州、防城徒步开赴桂林。途经柳州,他顺路回家看望,这时他的双脚已经红肿,并开始溃烂,亲属劝其休息一两日再走,但他求战心切,仅停留不到一小时便挥师继续北上。
1944年9月中旬,阚维雍率第一三一师抵达桂林,城防司令韦云淞下令第一三一师担负东、北两面,第一七○师担负西、南两面的防务。而据敌情判断,敌人正面兵力多达七个师团约10万人,且以桂林为主攻目标。以两个多师不到两万人的兵力,抗击装备精良的10万之敌,无异于以卵击石,而要完成“死守三个月”的任务,更是天方夜谭。当时,不少将领认为以如此微弱的兵力去抵抗装备精良的日寇重兵集团,根本不可能完成任务,有的已私下做好了逃跑的准备。
1935年,摄于南宁西乡塘
对于如此部署,阚维雍并非视而不见,他是清水煮豆腐心里一清二楚。然而,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曾对一些好友说道:“作为一个军人,只有服从命令,与桂林共存亡。”既然如此,阚维雍当然不会被敌人的凶焰所吓倒,他日以继夜地督导部属疏散居民,抢修工事,并深入各部队,勉励士兵奋勇杀敌,誓死保卫桂林。10月4日,他在给五叔宗骅的信中说:“不独不怕敌人来攻,正恐其不来攻。”因为“桂林天险,加以工事完成,真所谓金城汤池……官兵战斗意志旺盛,此战确有把握”。同日,他在给其妻罗咏袋的信中说:“此次保卫桂林,大会战不日即可开幕,此战关系重大,我得率部参加,正感幸运!不成功便成仁(战死叫做成仁),总要与日寇大厮杀一场也。”他勉励妻子:“家无积余,用度极力节省,如何寒苦,亦当忍受,抗战胜利在望,生活总有解决办法也。”其忠诚报国之壮志和廉洁奉公之衷情,溢于言表。
10月下旬,日寇对桂林形成合围,在外围“机动作战”的第一七五师和第一八八师当即“机动”撤退,防守桂林城的部队成为孤军。日寇经一周准备,于10月31日上午开始发动进攻,攻击的重点是东、北两面,由阚维雍指挥的第一三一师防守的阵地自然遭到沉重打击。次日,日寇出动大批飞机、重炮和坦克与大量步兵,猛烈攻击北门至甲山及漓江东岸第一三一师三九一、三九二、三九三团之前沿阵地。阚维雍不畏枪林弹雨,亲临前线,指挥第三九二团顽强抗击,屡挫敌锋。但在敌优势兵力的猛攻下,部队伤亡惨重,团长吴展阵亡,阵地逐步被敌蚕食。东面之敌攻占屏风山后,即对普陀山、七星岩、月牙山阵地实施围攻。阚雄雍指挥第三九一团官兵节节抵抗,重创敌军。惨无人道的日寇竟向该团团部所在地七星岩内施放毒气并喷射火焰,第三九一团8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余部拼死突围。
1944年11月8日,日寇集中火力,摧毁了中正桥以北至伏波山的沿江阚师阵地,第三九三团伤亡巨大,余部被迫退入城内,继续与敌浴血奋战。当日下午,桂林与柳州、第四战区及第十六集团军司令部的联系中断。1944年11月9日,大批日寇渡过漓江,向桂林城内发动全面进攻,阚维雍指挥退入城内的官兵顽强抵抗。下午,阚维雍获悉,北门守军全部牺牲,伏波山至中正桥头的数连守军亦几乎伤亡殆尽,但他仍然毫不畏惧,继续沉着指挥部队坚守。
9日下午四时,桂林城防司令韦云淞在铁佛寺召开紧急军事会议,首先指责131师阚维雍部作战不力,被敌突破中正桥以北沿河阵地而窜入城内,造成心腹之患。他说,官兵伤亡巨大,势难持久,征求个人意见,大家都不吭声,他就决定弃城突围。
阚维雍师长1938年摄于桂林
当晚七时许,阚维雍返回师部,心情极为沉重,自己不能违抗上司的命令和忘记军人守土抗战的职责,弃城逃跑何以对得起牺牲的将士和全国人民?他决心自用殉职,以践报国誓言。于是,他当即召集师直各处室主任、各直属连长和有关人员布置突围。他说:“目前战况危急,毋须再叙,现在你们马上准备率所部突围外战,不能再在此困守待毙了。我要执行军令,完成我的天职,不能和你们一起出去。我死后,请将遗体葬在我家宅园内。”卫士杨霖超听后急切地说:“师长请换便衣,我领你从小路突出去。”众人亦说:“师长不走,,我们也不走。”阚维雍以命令的口吻说:“你们突围出去,我不能走。”说罢,写下绝笔诗一首:千万头颅共一心,岂肯苟全惜此身;人死留名豹留皮,断头不做降将军。
写毕,交与参谋主任钟其富,并将平日所背图囊交给卫士杨霖超,里面装着他的任职令、履历表以及日常用品,还有一条写有“大忠大孝,成功成仁”八个字的手帕,嘱咐杨霖超:“如我发生不幸,你将这些物件带到融县交给我妻子,叫她不要过分悲伤。儿女的教育费用国家必有照顾,要他们勤奋自修,切勿疏懒。”接着,又对其他官兵说:“我死之后,师长职务由郭副师长代理。”“桂林的防守失败了,相信中国是不会亡的!”说完后,他以稍事休息为由,走进寝室,将灯熄灭,随即举起手枪,对准自己的右边太阳穴,扣动了扳机,自戕殉国,时年44岁,履行了自己与桂林城共存亡的誓言,表现出了一个抗日志士的伟大民族气节。众官兵闻声冲入房内,但已抢救不及。大家悲泣不已,连忙把阚将军的伤口包扎好,用师旗包裹遗体,放入在城内找到的棺木,就近葬入战壕内。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于1945年10月追晋阚维雍为陆军中将师长,国葬于桂林七星岩霸王坪,建纪念亭于墓侧,在东镇路阚宅基地建烈士纪念碑。以供后人瞻仰。1946年3月29日在桂林举行广西各界追悼抗日阵亡将士大会,颁发陆军中将师长阚维雍优恤状。
人物纪念
1945年,阚维雍遗属于墓前合影
国民政府于1945年10月追晋阚维雍为陆军中将师长,并于1946年3月29日为其举行国葬,陵墓设于桂林市七星岩霸王坪,墓侧建有纪念亭,并于东镇路阚宅基地修建纪念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柳州市军管会按照政务院文件规定,承认阚维雍为抗日阵亡将士,追认为烈士,给其亲属颁发了“烈士家属”光荣匾。文革期间,阚维雍烈士墓及纪念亭均遭捣毁。1983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拨款,由桂林市政协和文物管理部门修复。1984年11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追认阚维雍将军为革命烈士。同年11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其亲属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其中明确写道:“阚维雍同志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