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己的伯乐阅读答案(2)
1.文章开篇从韩愈的《马说》写起,有什么好处?(3分)
2.阅读③④段文字,回答下面问题。(4分)
(1)分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第④段的作用。
3.从论证过程看,文章是如何阐明“要勇于当自己的‘伯乐’”这一观点的?(3分)
4.你赞同本文的观点吗?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3分)引出议论的话题“伯乐的作用”;作为文章的一个论据;增强趣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
2.(4分)(1)“一些”一词既肯定了伯乐对于人生成功的客观作用,(1分)又表明这些作用是有限的,并非不可或缺。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1分)(意思对即可)(2)内容上:表明伯乐可遇不可求,引发读者对不遇伯乐的思考。(意思对即可,1分)结构上:承上启下。(1分)
3.(3分)先简述《马说》文意,阐述伯乐对人的成功有一定的作用。(1分)再举熊国宝的事例,论证“成功的人其实都是自己的伯乐”。(1分)在此基础上,表明“我们要勇于当自己的‘伯乐’”这一观点。(1分)(意思对即可。未联系文章分析者,扣1分)
4.(4分)示例一:赞同。勇于当自己的“伯乐”,①可以自己赏识自己,自己栽培自己;②可以将奋进的鞭子紧握在自己手中让自己跑快点;③可以操纵好自己前进的方向。
示例二:不赞同。①人很难认清自身的天赋或潜能;②他人做伯乐才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潜能;③伯乐的尽力栽培可以将自己的天赋发扬光大。(表明态度1分,说明理由3分,计4分。理由的三个要点,答对1个得1分,答对2个得3分。也可联系实际谈体会,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