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谢晋元的故事(7)
毛泽东高度赞誉“八百壮士”为“民族革命典型”。蒋中正誉其为“精忠贯日”。
毛泽东和蒋介石题词
蒋委员长于一九四一年四月二十八日发出通电:
“谢晋元同志之成仁,为我中华民国军人垂一光荣之纪念,亦为我抗战史上留一极悲壮之史迹,回溯该团长率领八百孤军,坚守闸北,誓死尽职,守护我国旗与最后阵地而绝不撤退,其忠勇无畏之精神,已获举世之称颂。而其留驻孤军营中,为时三载以上;历受艰难,尚能坚韧不移,始终一致,保持我国民革命军人独立自强之人格。此种长期奋斗,实较之前线官兵在炮火炸弹之下,浴血作战,慷慨牺牲,尤为艰苦卓绝,难能而可贵。此次被刺殒命,显为敌伪方面久已蓄意,收买暴徒,下此毒手!而我孤军营之忠勇官兵赤手擒奸,固绝不损其全体之荣誉。谢团长不幸殒命,然其精神实永留人间而不朽。谢团长不仅表现我军人坚贞壮烈之气概,亦为我民族不屈不挠正气之代表。除已优予抚恤外,甚望我全体官兵视为模范,共同敬仰。以期无负先烈之英灵,而发扬我民族正气之光辉也。”
人物纪念
谢晋元被害消息传出,举国震惊。上海各界三十万人前往“孤军营”吊唁。模范
上海设立晋元中学和晋元路等以示纪念
中学(今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学生的吊唁队伍,以军乐队为前导,引人注目。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把与“孤军营”一墙之隔的胶州公园改名为晋元公园。紧靠北四行仓库的蒙古路被改名为晋元路。考虑到模范中学学生与谢将军及八百壮士之间有过深厚的战斗情谊,1945年9月,该校被正式命名为“上海市立晋元中学”。
民国36年,国民政府将胶州公园命名为“晋元公园”;将孤军营原址内的1所小学命名为“市立第十二区晋元国民学校”。在孤军营原址围绕谢晋元墓地建起的一带旧式里弄房被当地居民称作“孤军园”。全国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于1950年初发文,褒扬谢晋元“参加抗日,为国捐躯”并优恤其遗属。1983年市政府将谢晋元墓迁葬万国公墓“名人墓区”;晋元高级中学、晋元路、晋元公园等恢复原名,原“四行仓库”作为市级抗日纪念地立碑纪念,又在晋元中学校园内树立谢晋元塑像。1984年起,原“孤军园”旧房相继被拆除改建新工房,同年,该处新工房建筑群被命名为“晋元里”(今余姚路321弄)。1984年11月,孤军营原址所在居民委员会被命名为“晋元里居民委员会”。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时,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日战争馆展出了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孤军坚守四行仓库的事迹图片,深受中外观众好评。
为弘扬将军精神,蕉岭县人民政府也先后多方措筹资金兴建了晋元大道、晋元大桥、晋元中学、晋元纪念亭、碑和谢晋元纪念馆、谢晋元将军塑像等纪念性建筑。1998年,蕉岭县人民政府拨专款赎回已散失的谢晋元故居房屋,整修后批准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拨专款兴建了谢晋元纪念馆(如下图),与故居原有建筑相连互映,并珍藏了大量展现将军生平事迹的图片实物。2002年,谢晋元故居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命名为“梅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5年9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将国民党军“八百壮士”与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等并称为“英雄群体”,称他们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
2014年9月1日,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谢晋元故居
谢晋元故居位于蕉岭县新铺镇尖坑村,由谢晋元将军的曾祖父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共计23间,占地面积1080平方米,建筑面积675平方米。故居座西朝东,为沙灰瓦木结构,三幢合面两门楼的平房,
谢晋元故居及纪念馆
两座大门分别为“儒林第”和“荆树居”。
1999年,蕉岭政府按原貌对谢晋元故居进行了全面修葺,同年10月开放,供人们瞻仰。2010年,谢晋元故居被列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弘扬谢晋元精神,蕉岭政府还先后在当地兴建了晋元大道、晋元大桥、晋元中学、晋元纪念亭、晋元纪念碑等纪念性建筑,并在谢晋元故居旁兴建谢晋元纪念馆和谢晋元纪念园。谢晋元纪念馆建于2000年,馆中珍藏了大量展现将军生平事迹的史料。谢晋元纪念园于2010年底建成,占地16000多平方米。如今,谢晋元故居和谢晋元纪念馆、谢晋元纪念园组成了蕉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瞻仰参观。
人物轶事cript:;">编辑
谢晋元将军的家书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谢晋元将军家书
从此,泰山鸿毛之论作为一种生死观成为千古遗训,有气节的人都会作出自己的正确选择。70多年前,谢晋元率部坚守四行仓库,与敌血战四昼夜,抒写了一曲民族抗战的壮歌。
谢晋元的一封家书,家书全文如下——
与张萍舟书
萍舟吾兄:
九日示悉,昨日上函谅达。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以现势观察,沪战继有些微变化,决无碍整个计划。希释念可也。
信由上海探投。勿写八字桥或其他地名,即可交到。
弟十年来饱尝忧患。一般社会人情事故,影响于个人人生观,认识极为清楚。泰山鸿毛之训,早已了然于胸。故常处境危难,心神亦觉泰焉。望勿以弟个人之安危为念。
维诚在目前环境下,绝对不能来汉。如蕉岭有危险,汉口则不可以言语计矣。抗战绝非短期可了,汉口商业中心更非可久居之地。倘维诚属个人行动,自较便当,以今日而论,幼民姊弟绝不能片刻无人照料也。望速将弟意转知维诚,不论如何,绝不能轻易离开家中,切盼。
黄渡情形如何,此间何无所知,当加注意。款项只要可以寄去,必尽各种方法,遵命汇去,勿念。
岳母抵汉后,想因店铺放弃而内心不安。吾兄经济情形若何?倘有困难,希函知以便设法接济也。弟衣物此间购买方便,望勿麻烦可也。敬祝冬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