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断舍离,只有我离不开旧物(2)
朱宝蕾的房间,每一处都透着满满的旧日回忆。/ 朱宝蕾微博在朱宝蕾眼中,别人丢弃的都是她的宝贝。每个宝贝都有一段故事,一份不易割舍的情感。就像三毛曾经说过:“人们常常不知不觉地将许多还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当做垃圾丢掉,拾破烂的人愉快的时刻就是将这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快消时代,人们大量地买进新东西,又大量地遗弃。但依然有像朱宝蕾这样的旧物爱好者,致力于挖掘旧物在新时光里的不同面。时装品牌拉夫·劳伦(Ralph Lauren)的高管玛丽·伦道夫·卡特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她的公寓就像一座舒适的农舍,里面散乱地放置着各种各样的旧物,她称之为“这是我们生活的集锦簿”。旧物和新潮并不冲突,毕竟站在时尚最前沿的人,也会钟情旧物。/ JAKE NAUGHTON/THE NEW YORK TIMES卡特之所以如此迷恋旧物,恰恰是因为她知道,物品不是永恒的。“我16岁的时候,我家房子被烧毁了,,整座房子变成了装满灰烬的沙盒。所有东西——包括书本和照片——都没了。对我们来说,这些都是定义了家庭生活的东西。从那以后我就知道,物品是可以替代的,而人不是。”物品并非无可替代,我们为什么依然在生活中依赖旧物?可能是因为当我们留住旧物的时候,同时也在这份长久相伴中治愈着自己。
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汗·帕穆克在《纯真博物馆》里写过两类收藏者。一类是出自西方文明,以自己的收藏为荣并希望把它们展出的骄傲者。另一类则是把收集、积攒起来的东西藏在一边的害羞者。帕穆克把《纯真博物馆》变成了真实存在的博物馆。在现实中的纯真博物馆入口处他写道:“普通个体的日常生活远比宏大文化更丰富,更有人味儿,也更令人快乐。”在日常生活里,每一个患上旧物癖的人就是这样的生活收藏家。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014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