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断舍离,只有我离不开旧物(4)
迷恋旧物的人,很难逃过散发着墨香的纸质书的诱惑。/ unsplash多抓鱼作为当下被使用最频繁的二手书交易平台,月销量达到十万册。创始人猫助讲过一段话:“我希望有一家循环商店,可以把那些曾经对我很重要的物品通通收下,然后转交给需要它们的人。”无论是改装旧物还是传递旧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能凭借它们穿越回人生里某个旧时阶段,然后再把这些散发着温暖光芒的过往,交到了每个值得珍重的人手中。
这种伤痕艺术叫做金缮,日语中称为“きんつくろい(Kintsukuroi)”。金缮是运用纯天然材质修补残缺器物的工艺名称,本质上是修复的范畴。过去,东西坏了就丢掉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在311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后,很多人开始意识到不能这样失去下去了,为什么我们不能说“继续吧,再一次吧”?“难道面对这些,我什么都不能做吗?”许多人突然强烈地想要抗拒失去,他们希望把这些带有往日记忆的旧物留下来,继续过日子。开办金缮教室的堀道广发现,很多人在地震后开始学习如何成为一名职业金缮师,他的金缮教室现在毕业生有四五百人,在学的也有500人左右。他们在学习修补旧物的同时,也在修补过去的故事。这段痛苦的经历让人们意识到,就算有一天旧物被划上伤痕,就算无可避免地支离破碎,还能有一种办法,恢复它们的生命力并继续生活。在中国越来越多人也用金缮修补日常之物。江南大学的老师邓彬是最早将金缮文化引入国内的人,他接受的金缮修复委托里有一半都是日常生活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014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