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人跳脱了模板,美才超越了年代(2)
你看,女人画女人,就能把女人的舞台画成战歌。我甚至能说它是最女性主义的作品。这三个人,身份完全不同。左上的该是艺伎,卖艺不卖身的女艺人,当时社会地位是颇高的,而穿的最华丽、头饰最反复,正在拨弄古琴的,该是游女(妓女),而最右边衣着陈旧的是町妇,普普通通的乡下妇人。三个女人,身份天壤之别,她们仨却坐在了一起,演奏同一首歌,兴头正旺。没有互相挖苦或刁难。女人和女人之间并不一定都是战争,她们也可以是最坚实的盟友。可那年代,让她们这么坐一起,几乎不可能发生,也许是葛饰应为的梦或理想。她还有一幅挺出名的画叫《吉原格子》,将西洋的光影法用到了花魁的屋。在格子里被栅栏围困的,是穿得花枝招展的女人,而看客在栅栏外围观,又或等待挑选。浮世绘不止美人画,几乎可以囊括万物。哪怕题材是美人,也能有更深刻的意思,比如葛饰应为的两幅。我自己觉得,浮世绘的诞生,最大的功效是愉悦,可我觉得它是有点忧愁之味的。连名字都很忧愁,将浮游世间的事物记录下来,关于人的,神鬼的,闺阁的,也有很文人很浪漫的画,诗人骑在马在雪中走着。葛饰北斋的《富岳三十六景》,兼具诗意与实用功效。那年头人们有点余钱,喜欢观光旅行了,人们喜欢把富士山的图景挂在家里。展览有很多葛饰北斋的画,包括最出名的《神奈川冲浪里》也有一幅版本。他是全能圣手,无论是人、风景、花鸟还是更深刻的社会图景,老爷子都画过。▲《富岳三十六景》之《神奈川冲浪里》&》《甲州三岛越》其实比起《神奈川·冲浪里》,当时的人们更爱《凯风快晴》。看夕阳下的雪山,云散去了,富士山露了出来。有最好又浪漫的寓意。可我私心里偏爱歌川国芳。日本人在浮世绘里就开始玩超现实了。它画的大骷髅头,在日剧里边也出现过,不止是够好玩儿,全都有一股讽刺的劲儿。谁背叛了谁。谁得到了报复。谁面目丑恶。谁将困于巨浪。日本浮世绘始终是个神奇的存在。一来是因为它可以将浮世一切事物入画,高雅的、粗俗的。颇有文人气节的风景和诗句,大红大绿、雄浑男性气质的水浒故事,又或者最柔媚的女人,这些画作之间,没有阶级。还喜欢浮世绘,是因为它是属于所有人的艺术。古时候的日本人觉得好看,便买来家里,一幅浮世绘的定价,大约是到街上吃两碗面的价钱。他们还把浮世绘印成装饰画、包东西的花纸,跟着日本的货物越洋到达欧洲,勾了梵高和罗特列克的魂。梵高好些画的颜色、构图,都是参照着浮世绘画的。我们现在,能用两碗面的钱买到歌川广重不?或者自称最亲民的波普艺术的一条气球狗不,好像连电影海报都不够钱买。以前有人跟我讲过那么一句,搞艺术都是有钱人的玩意,穷人就不该玩艺术。我满脑袋问号。将艺术和阶级挂钩,真的是当代最恶俗的玩法,倒不一定是那个人说错了,而是当今的风气让人如此确信。可你看历史上那么多好的艺术,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很多都没有贵族、名媛、有钱人的标签。比如日本人的浮世绘,比如黑人的爵士和蓝调,那些关于阶级的名头,都是后来的人加上去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044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