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艺这样下去,迟早完蛋
虽然时长变长了,但有趣的内容却变少了,问题层出不穷。就是往节目里强行添加不相干、没意思的内容,再加上乱七八糟的后期处理,从而延长节目的总时长。最新一季开头,女嘉宾初次碰面,基本都是琐碎日常的素材,也并没有什么有趣话题。大家入座后,蔡少芬为了活跃气氛,开了个玩笑:金瀚有单独等我。一句话不断重复再重复,把原本应该一笔带过的小玩笑,抻长成了一场煞有介事的讨论会。如果是像宁静、张雨绮那样,每句话都有梗,那观众可能还看不够呢。但如果只能拿一些稀碎话题,反复咀嚼,没话找话,就大可不必了。如果是一对情侣,那一定要拍他们在家如何恩爱,甚至还要把两人相识相恋的过程再回顾一遍。必要的时候,再来点煽情戏,掉点眼泪,反正迟迟不切入正题。综艺刚兴起的时候,花字还是做为一种强调语气、解释说明的功能性存在。
现在,却涌现了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自嗨式花字」。
大致意思是,当家里着火的时候,是先救猫,还是先救画?不到2分钟内,强调「李诞好笑」的花字,就升华了4个层次。这还不够,中间必须加几句:「天呐,李诞好好笑啊。」拜托,观众不傻,好不好笑自己都能感受到,这么搞反而破坏了整个脱口秀的节奏。如果内容没那么好笑,用花字增强喜剧效果,可以理解。像「自嗨式花字」一样,强行烘托情绪的注水招数,还有「乱切反应镜头」。舞者无论是肢体,还是表情,都显然已经进入下一个阶段。反应镜头,本身应该是对于核心内容的补充,让节目更丰富,更有趣。然而,反应镜头给得太多、太乱,必然会影响表演的完整性,喧宾夺主。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乘风破浪的姐姐》中某贵妇膏植入。有一集,节目组拿它当奖品,临时发放。于是,姐姐们像误入直播间,被迫集体营业。好笑的是,大部分姐姐表面上在推销,内心却写满拒绝。比如,黄圣依乐此不彼地安利,而伊能静连碰都不想碰。把这些强颜欢笑的时间,多分一点给舞台,给嘉宾互动,不香吗?作为观众,打开节目前,先要看几分钟的平台广告,终于进到正片了,还是躲不过铺天盖地的植入。补了大量综艺后,鱼叔发现,「注水」还不算是时下国综最严重的问题。《演员请就位2》里,出道17年的唐一菲,得知自己的市场评价只有B级(最低的级别),略感失落。而接下来出场的新人演员张月,则因为有大爆款《三十而已》傍身,被评为最高级别S级。
这时,节目插入了一段唐一菲评价张月的采访,内容看起来有点酸。「她是因为运气好,出道两年半,就演了一部大热的戏,所以变成S级。」只见她在张月落座之际,又一脸不悦地说了句:「我生气。」
她解释道:之所以说生气,是因为看到拿过奖、演过好多戏的马苏竟然也被评为B级。至于聊张月的采访,本来有很多夸奖她可爱耿直的内容,但都被剪了。节目组之后发表的道歉声明,也十分敷衍,一共三句话,并没有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剪。在针对非会员的普通版中,赵丽颖干活的镜头不多,吃饭的镜头倒不少。有一集,剪了几个赵丽颖吃饭嘬筷子、扒拉盘子的镜头。
「食材切太小,大块儿的都被抢先吃了,容器很深,大家不舍得浪费。」合着节目组都设计好了,一边靠恶意剪辑,把话题度炒上去;另一档综艺《高能少年团2》,也因为乱加花字、歪解嘉宾意思,而翻了车。节目组让杨紫、张一山、王俊凯、董子健一行人,挑战在零下27度的室外吃冰棍。张一山是真生病,现场工作人员没有提前了解他的身体情况,后期人员也罔顾事实,只顾着调侃。节目组顶多再发布一则不痛不痒的道歉微博,就这么翻篇了。综艺注水,把节目的时长拉长,集数变多,自然就能塞进更多的广告,霸占观众更多的时间。更大的流量,意味着能够吸引到更多的资本入局,合谋擭取更多的利益。
所以不难想象,那些注水、炒作起来的综艺,一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满,等不及要推出新一季。当综艺纷纷开始追逐流量,节目的道德底线、水准便一降再降。如今,越来越多的观众习惯开倍速观看,就是综艺堕落的最直接表现。像《正大综艺》《曲苑杂坛》等等文娱类节目,一期仅有50分钟。《实话实说》这样的脱口秀,更是只有短短三四十分钟。完全用内容质量说话,让人照样看得开开心心,还能长知识。所以,才会精心炮制五花八门的噱头,抓住我们的眼球,吊起我们的胃口。分明掌握了观众心理,却没把它用在正道上,去提高内容质量。
殊不知,真正能被大众认可、记住的综艺,无一不是靠质量取胜。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049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