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大不同
有一个孩子的时候,只知道孩子和孩子大体上是不同的。生了两个孩子才知道,原来同样的父母生出来的孩子,竟然也能有这么大的不同。不禁让人对神秘的大自然,浩瀚的宇宙,乃至复杂的人体和人类基因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敬畏感。
老大:从小喝奶困难户,从母乳到奶粉再到鲜奶,都是兴趣平平。几个月的时候一顿只吃30ml,60ml那都是常有的事,再多也喂不进去了。现在早上一杯鲜奶是配给制,让她最好每天都喝,有时候还不情不愿的。老二:第一次让我审视到,奶瓶一次只能装240ml,竟然是有可能不够喝的。也第一次产生了“喝那么多会不会撑到啊”的担心。一直爱喝奶,鲜奶也是,早晚咕咚咕咚各两杯,再给,还能喝。老大:什么都吃,有几样不怎么爱吃的东西,但也不是完全不吃。总之几乎完全不挑食,给啥吃啥。老二:间歇性挑食,不想吃的东西坚决不吃,想吃的东西吃很多。老大:从小睡觉就轻得很,需要特定的环境才能入睡。如果抱在怀里则绝对不睡,睁着大眼看着大人笑。太亮不睡,太吵不睡,没穿睡袋不睡……稍微有点响动就要爬起来看热闹,小时候经常困到崩溃才大哭着入睡。老二:无论在什么环境里,困了倒头就睡。好像从很小就能理解什么是“困”,而“困”是要用“闭上眼睛睡觉”解决的。拿午睡打比方,同样是两岁的时候,同样是吃完饭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老大小时候不会意识到现在的不舒服是因为自己困了,一定要坚持玩下去,哪怕放到床上哄睡也不想睡。老二会老老实实拎上睡袋进屋睡觉,因为知道自己困了。老大:好像只有出生后那几天才吸过两下奶嘴,留下了珍贵的照片。后来买过很多不同的奶嘴,完全不肯要,拿到奶嘴就是放在手里玩,连奶嘴是吸哪个部分都没整明白过。老二:睡觉一直依赖着奶嘴,中间想给戒过也没太成功,最近才开始午睡不用奶嘴,但晚上睡觉依然需要。也因为奶嘴,老二夜里比较容易醒,因为奶嘴掉了,他就醒了。但也因此特别容易接着睡,因为奶嘴捡回去,就自己睡了。老大小时候夜醒,只能重新哄睡。老大:10个月就开始说话,一岁半就开始说句子了。她的语言表达以“沟通”为目的,对方听不懂就换一个方法说,以此不断自我纠错,越来越能说。如果不拦着她,可以从早到晚醒着的时间都在说话。老二:2岁之前基本都是片语或者短句,2岁以后才开始成句。只有在熟悉的人面前才开口说话,但说话追求准确性,说英文竟然是带时态的,也是很神奇。要知道姐姐直到4岁多才开始有时态的概念。老大:适应任何环境、任何事情只需要一秒钟。新鲜的事物让她感到兴奋,对一切没尝试过的事情跃跃欲试。老二:非常谨慎的性格,慢热,适应环境和新事物,甚至新食物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在幼儿园整整一个月之后才开口说话,之前只是默默地观察。基本上,就是一个像夏天,一个像冬天吧,是完全不同的那种存在。老大:秩序感弱,无所谓,对事情发生的顺序毫不在意。东西经常东扔西扔,也没有兴趣控制别人。老二:对整洁和秩序有天生的需求,玩具都是摆得整整齐齐的。喜欢有规律的生活,如果规律被打破会觉得奇怪感到不适。这一点,两个人是比较一致的,对爸爸妈妈的依恋感都不是特别强烈那种。只要事先讲好,都比较容易接受有时限的分离。老大:稍微说两句就泪眼汪汪:“妈妈我错了!原谅我吧!”让人心里怪难受的,每每还得自我反省一番,是不是对她太严格了。老二:两眼一闭,坚决不道歉。逼急了就哭,哭完继续刘胡兰。老大:几乎没有物权敏感期,玩具什么的被抢了绝大部分时候都无所谓。经常丢东西,丢了也无所谓。老二:对物权非常在意,别人的东西不惦记,但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例如家里的儿童餐盘,绿的是自己的,橙色是姐姐的,如果把姐姐的错拿给他,一定要换成正确的才可以。如果是拿着玩具睡觉的,睡醒了第一件事就是找玩具。老大:从几个月起就是社交达人,会隔着我们逗笑隔壁桌的人,来来回回互动好几个回合。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这种基因,非常擅长跟每一个人打交道。老二:两岁半,至今坚决不跟任何陌生人打招呼。也有社交性地玩耍,但好像还是更重视“玩”本身,而不是玩的对象。老大:小时候什么玩具都喜欢,什么都想试试,大了以后就更喜欢拼搭类玩具(拼图、乐高、串珠子之类)。而且最好是能和别人在一起玩的玩具,社交需求大过于玩具本身。老二:从几个月起就从姐姐的玩具堆里找出唯一一个带轮子的车,从此只玩车。到2岁以后又增加了动物/昆虫主题的玩具。如果没有车和动物的图案或者主题的玩具,一概不碰。老二:倒是不会主动打别人,但是窝里横,和姐姐抢玩具一激动就会出手打人,屡禁不止,非常愁人。老大:从小就专注力一般,算了,不是一般,是很不好。很少有事情能完全不分心地做下去,特别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注意力。很难自己一个人玩或者学,总是需要别人督促或者陪伴。好在态度好,耐心佳,还是愿意去做的。老二:专注力极强,从很小就可以一个人坐着玩很久。但也就是因为专注力好,很难从当下着迷的事情里抽身而出,经常到吃饭时间因为不能接着玩手上的玩具或者读手上的绘本而气得嗷嗷哭,但是如果让他继续手上的事情,可以耗很久很久,因为他专注力太好……也是因为专注力好,如果专注干某件事的时候叫他,基本就是不理不睬。
老大:对故事情节类绘本更感兴趣,在意书里的人说了什么,穿着什么,在想什么,做了什么。老二:看绘本只看“物”,在意车的名字、动物的名字、东西的名字。对发生了什么故事,,人物的心理活动毫不感兴趣。姐姐同时期最迷恋的卡尤系列,是看都不要看。老大:无论是和AI还是人互动,都是精气神满满当当,超开心,超配合。两岁半就上真人外教课了,英语不会说几句,笑眯眯的一个词一个词跟读。就是每次上课都像屁股上长刺,来回动个不停。
老二:需要非常非常长的时间熟悉,上AI课的时候第一个月根本不开口,静若磐石,呆若木鸡。后来突然就开口了,上课也愿意点了,玩得不亦乐乎。上真人外教课的话,要专门有一个“被浪费掉的课时”的心理预算。老大:三岁前对读书认字可以说是毫无兴趣。到了三岁多,幼儿园教了,才勉强开始认字母。老二:读着读着绘本,自己就开始认字母,对辨认字、数字都有浓厚的兴趣。两个孩子如此不同,让我更加努力工作,才能因材施教,给孩子们的未来更多的可能。教育的本质,应该是顺应特质,成全和成就。两个孩子如此不同,也让我去掉了很多不自量力的想象。孩子带着不同的气质和模样来到世间,人生的故事可能已经写好主旋律,做父母的人实际上能做的也不算很多。有些事情急不得,遇到问题不要慌,少一点庸人自扰,少一点焦虑不安。而对孩子们来说。看到自己的亲姐姐亲弟弟和自己如此不同,也能让他们更理解“人本来就生而不同”这件事,从而更能接纳和尊重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毕竟妈妈在人海中挣扎浮沉,前半生获得的些微星星点点的快乐,想起来也跟生来就带着的特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啊。最近特别忙乱,这周小野又病了一场,导致这段时间的工作进度都比较慢了。跟大家汇报一下最近的计划。本来这周要开团的瓜瓜龙,因为字节的流程比较慢,有些权益还没有完全谈好,可能要稍微推迟一点。很多妈妈一直在问的1v1英语直播课和思维课谈了很久,也终于有点眉目了,近日应该就能推进。
下周一是法国Collégien袜子新款限量首发和英国Young Soles小皮鞋全国线上首发,都是新一季新色新款,超超超好看的!我也是期待了很久。大家都期待的防晒帽、羊毛衣夏款和墨镜防晒霜都在陆续安排中了。还在计划中的团还有呼声很高的杯盘餐瓷和夏日小甜酒,最近的选品重心都放在这些“身外之物”上啦,特别是喝到了很多让人觉得幸福的酒,已经跟日本酒厂订了货,等到了再跟你们分享。大家有什么需求,也可以在留言里提出来。预祝周末愉快,我们下周一见!
编辑助理:三月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125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