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这写尽爱与欲的绝美神作,真香!(2)
他的天才,“超越了弗洛伊德,洞悉爱与情欲的深处”。书中人物一旦恋爱,所引起的感同身受的程度,绝不亚于我们自己去亲身经历。不爱我们的人犹如失踪者,尽管我们知道再无任何希望,我们仍然期待。等待稍稍一点动静,稍稍一点声响。
更不用说第一卷中的“斯万之恋”,当文雅的贵族公子斯万,爱上声名狼藉的情人奥黛特的情节,其所“表现的性嫉妒在文学史上绝对是空前的”。
而普鲁斯特“塑造人物的功力,对莎士比亚形成了实际上的挑战”。
在他眼里,社会最上层的一群人是一个犯罪团伙,一群无与伦比的阴谋家。“哎哟!我的上帝,”弗朗索瓦丝叹息道。她听不得有谁遭难,即使在天涯海角有一位她压根儿不认识的人遇到不幸的消息传到她的耳里,她也总要连连叹息。
小说中超过2000个人物,每一个都栩栩如生,仿佛普鲁斯特洞穿了他们的灵魂。35岁之前,这个“无足轻重的势利眼、花花公子、社会名流”流连于沙龙和上流社会;35岁之后,他却“若无其事地,捕获了颓败时代最惊人的秘密”。
因此,20世纪初欧洲最有名的思想家之一本雅明有言:“普鲁斯特被挑中了,来为记忆把十九世纪孕育成熟。”在觉醒的那一刻,他惊呼:“在我周围,在我身上有这么多事情,我却从未注意!”在他短暂一生的暮年,他像其他人重读书信一样重读自己的作品,“完全地、彻底地投身于文学”。
以致若干年后,权威的书评家布鲁姆如是说:唯有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能与《尤利西斯》、《芬尼根守夜人》并驾齐驱。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171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