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纸尿裤、日用品,别再纠结这种无稽谣言了
在上周关于我们本月去福岛测试之旅的上、下两篇文章中,对日本的环境辐射(点击查看:核泄漏6年后,去看一个真实的福岛(上,赴日旅游与辐射伤害)),以及水、食品等情况(点击查看:核泄漏6年后,去看一个真实的福岛(下,用品食品饮水安全))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但在纸尿裤、化妆品等日用品上没有说太多,结果……这一周还是收到很多关于日用品核辐射问题的咨询,现在只好自己填坑,单独再写一篇文章了。所以说,偷懒是没好结果的。
这一波对于日本核辐射的担忧,起源于315晚会,但315提出的其实是法律问题不是科学或者健康问题(点击查看:今年315晚会的曝光迷雾,我们要如何看这些问题)。虽然央视在无印良品的问题上丢了人,但起码没有扯到日用品。扯到纸尿裤上的,是一个叫“纸品世界”的公众号。
这个媒体为什么会无视我国禁令6年来都不包括纸尿裤等日用品的法律现实,在拿不出任何证据证明所谓“辐射区”纸尿裤有核污染情况下,伪造篡改央视新闻,一定要吓唬广大爸爸妈妈呢?每个读者都可以从这个媒体最近的其他文章标题上自己推测一下原因:
《还在买外国纸尿裤?这么多项测试中国产品都赢了!》
《让微商回归传统年代——XX春季产品发布会盛情邀请》
《纸尿裤还是国产的好!》
《580元做代理,XX纸尿裤招商活动,只有一次!》
▲现在点击该谣言,已经被微信删除并标注为不实信息。
更无耻的是,在这篇谣言被微信官方辟谣删除之后,贼心不死的该媒体还在另外一个公众号“纸品世界会刊”上叫嚣,而举出的证据居然是谣言发了之后,网民留言很担心日本纸尿裤有辐射。这种造谣吓唬读者,然后反过来以读者很害怕证明自己造谣没错的媒体,呵呵,就是我们的同胞。
比起所谓“辐射区”的有害日本纸尿裤,有害的同胞更令人无奈。
那为什么日本的日用品,不管是化妆品、纸尿裤还是其他,没有被我国政府禁运呢?还是先从核辐射的知识说起。
核辐射是什么?核辐射是广义的电磁辐射的一种,电磁辐射随着频率升高,对人体的影响会加大,像频率较低的微波、手机通讯信号等等,还没有发现对人体有影响的证据。比这些频率高一点的是红外线,然后是可见光,这些就有一点例如热效应(晒在人身上会感觉热)的影响了。再高一点的就是对人体可能有伤害的紫外线,以及X光、β射线、γ射线这些核辐射了,从紫外线开始的电磁辐射又叫做电离辐射,和频率较低的非电离辐射(或俗称为电磁辐射)对应。
电离辐射/核辐射,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广泛的,无时不刻存在的,比如宇宙射线,如果飞到高空,大气层的保护减少,宇宙射线的辐射就会很高(可能是地面的几十倍)。也有可能是来自地球的自然环境,比如土壤岩石中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比如氡气污染,这跟你所在地的环境特点有关。还有就是人为的因素,比如前些年各个国家在地球上做核试验,比如切尔诺贝利和福岛的核事故,还有就是医疗检查用拍X光片,CT,选择的装修材料等等。
▲某品牌瓷砖的辐射,高于周边环境(0.12μSv/h),但也属于安全范围,只是举例,请勿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