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留名影史恐怖片,半夜把我吓睡着了丨毒药推荐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今天因为睡得太死,差点儿起不来给你们推送文章。
前段时间因为推送量比较大,所以我一直处于神经高度紧绷的状态。
一不小心,就染上失眠的坏毛病。
昨儿倒好,看了一部恐怖片,彻底治好了我的失眠症。
醒来后,我甚至怀疑自己被这部电影降咒= 。=
不卖关子了,今天一起来和你们聊聊这部在国外收获大量好评,却让我本人极度失望的电影。
《遗传厄运》
Hereditary
说起来,我已经很久没有因为看恐怖片看到打瞌睡了。
一般让我看得犯困的片儿,大部分是因为它太无聊,缺少抓人的点,让我的耐心被消磨殆尽。
这种电影多不多?多!
比如贝拉·塔尔令人煎熬的长镜头、比如费里尼充满主观性质的记忆碎片(是的,我就极其不喜欢《八部半》)、比如强调先锋性,却拍得一团乱的《再见,语言》。
▲《再见,语言》看起来更像是戈达尔的私人影像
这类作品的共通点在于,最大化去叙事,并运用大量的影像符号,加之导演本人才能能懂的梗,让作品的可看性降低。
遇上“懂”的观众,他们可以把这部作品夸出花,但究竟是不是导演本人想表达的东西?
鬼知道。
不过电影有趣的地方在于,一旦公映后,它的解读就变得多义。
人们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看待同一部作品,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正是基于这个缘故,一般来说,只要不是类似《房间》或者》那种史诗级的烂,我都不会轻易给差评。
毕竟,它不像抄袭那么顺手拈来。
▲这种挑战观感的猪腰子脸,即便原创我也无条件负分
更何况,相较这些作品而言,《遗传厄运》在传入国内前,其海外口碑还是非常不错的。
凭借烂番茄86%的新鲜度和MTC87分的超常规表现,称这部影片是“暑期档口碑最好的恐怖片”,至少对海外市场而言是名副其实的。
国内对它的评价,在同类影片中也算中上水平。
7.5的成绩,甚至可以用“很好”来形容了。
很多第一时间扫完资源的观众,都对它予以很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