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留名影史恐怖片,半夜把我吓睡着了丨毒药推荐(3)
但正如我一开始说的那样,这部恐怖片到底是帮我入眠了。
显然,这对恐怖片而言,就意味着不及格。
不管外界怎么吹,在我看来,这真是一部严重过誉的电影。
和上面打低分的观众一样,实际上,《遗传厄运》就是一部在及格线附近徘徊的电影。
伴随心境的不同,很有可能这个瞬间给的及格,到下个瞬间就转变为不及格。
而我也真的这么做了。
初评我给的是满打满算的及格分,3星。但后来越想越气,只好给出不及格的2星。
当然,《遗传厄运》并不是完全一无是处,它有它的好。
缺点放到后面来说,先来说说它的优点。
作为暑期档的消暑片,《遗传厄运》最有特色的部分在于声音细节上的设计。
影片聚焦的Graham家族,哥哥Peter因为没有细心照料妹妹,导致对方被路边电杆爆头。
因为家族擅自招魂触发灵异事件,怪事接连发生。
根据影片的设定,人死后的灵魂并不会真正离开,它们仍将停留世间。
妹妹Charlie的灵魂,作为这个设定的具象体现,在影片中制造了不错的惊悚效果。
其中预示着不详的、她生前经常发出的弹舌音,在她死后,成为一种厄运的象征。
初看母亲在Charlie死后陷入惊恐情绪这场戏时,你很难察觉到异样。
如果电脑音量开得不大,你甚至很难理解画面中母亲Annie为什么忽然会惊慌失措,并扭头回看无人的后座。
但假如对声音足够敏感,重看的时候,你应该找到原因。
没错儿,这个让Annie吓一跳的原因,正是来自已经死去的妹妹Charlie。
原本空无一人的后座发出的弹舌音,惊动了正在开车的母亲。
经常看恐怖片的毒粉应该已经注意到了,这几年美国恐怖片的其中一个特色,就是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音效上。
区别于以往套路式的一惊一乍,如今的美式恐怖片,开始尝试在最不经意的声音细节中,铺垫故事的氛围。
此前的《屏住呼吸》、《寂静之地》,都算是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电影。
也许美国电影人已经意识到,恐怖有时候并不需要那么激烈的感官刺激,日常元素的合理运用,同样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寂静之地》
当然了,这么讲并不是说老美不重视视觉表达。
事实上,《遗传厄运》的视觉效果仍旧是非常逼真的。
至少,Charlie被爆头那个画面,就彰显美国团队在这方面的恶趣味仍旧相当专业。
不光在重口味环节下功夫,整体的场景氛围渲染上,一些讨巧的调度,也能带出不错的惊悚效果。
看到下面这一幕时,一般胆小的人,恐怕很难淡定得了吧?
另外就是影片的摄影。
不得不说,这次《遗传厄运》在镜头方面的表现还挺棒的。
大光圈镜头凸显出的人物焦灼感,
移轴镜头带来的魔幻失真感,
以及长焦镜头特写带来的压迫感,
整体看下来,《遗传厄运》的画面包含的信息丰富而精确。
配合影片丰富的色调搭配,都让其在画面上赚足了卖相。
相比日式恐怖片,《遗传厄运》技术上的成熟度,让作品的成色提升不少。
作为画面中被呈现的客体,影片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来自选角方面。
毫无疑问,小女孩Charlie的人选是成功的。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国外的选角导演,永远都能甄选出符合恐怖片气质的演员。
对比国内那些毫无灵魂的、依靠色相和脸蛋架起来的人物,真是高下立判。
作为恐怖片中的角色,国外的选角一般更偏向诡异的长相。
《遗传厄运》中,小女孩那种呆滞中带有些邪性的气质,成功助力故事中的Charlie的形象。
另外,母亲Annie的选角也很棒。
所谓相由心生,别的不说,光看这张脸,你就能明显捕捉到多疑和神经质的性格特征。
▲托妮·科莱特在《遗传厄运》中的暴瘦形象与《时时刻刻》相差甚远
然而遗憾的是,相较选角方面的成功,电影《遗传厄运》在表演方面则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所以接下来,我得说说影片的不足。
如果说剧本是一部电影的灵魂,那么表演,则是用最形象的方式将这个灵魂呈现于观众面前。
该如何评价《遗传厄运》中演员的表现呢?
来,已经有人替我说了。
别被这个5星误导,以为po主实在夸它。
要知道,这可是一部恐怖片。当恐怖片看出喜感,这说明电影中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无疑,这个环节就是表演。
一些关键节点上,人物的状态都没踩准。
比如母亲Annie因为失去女儿指责儿子Peter这场戏。
人物因暴怒表现的失控感,实际上演员托妮·科莱特完成得不错。
然而作为她发泄的对手,儿子弱气的表现,无法完全撑起母亲彻底爆发的理由。
你能想象你仅仅爆了句粗口,然后你妈就往死里怼你吗?
在这场独角戏中,Annie虽然赢了气势,但随之而来的、针对Peter的疯狂进攻,多少也让人感到Peter过场性质的煽风点火不够到位。
也许,叛逆期的儿子应该更针锋相对一点,这场戏才会变得更有张力。
目前这一版,则因为打磨得不够细致,多少让角色之间的矛盾显得有些浮于表面。
另外在表现招魂的那场戏时,儿子忽然脱线式的随缘表演,真的应验了观众所说的“喜剧感”。
一个高中生,因为灵异事件来一句“妈妈我怕”就算了。可拜托,你父母就站你旁边耶,你怕个蛋?!
总之,类似这样经不起推敲的细节,加上稚嫩的演技,丝毫不让人感到恐怖。
反而,还有些想笑。
如果说表演的不精确是因为脚本准备得不充分,那么具体到电影剧本,《遗传厄运》暴露出来的问题,则主要体现在它的主次不够清晰方面。
该有的部分让观众去猜(祖母加入邪教的过程以及Annie的父亲和哥哥遇害细节),或者交代不够直观;不该有的部分,却花大量篇幅呈现。
造成的结果是,有人表示自己看不明白。
或者即便看明白了,也发现它言之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