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满纸鬼神言,一把辛酸泪(2)
2018-09-28 07:11:栏目:文学
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这一句反问可以说是十分犀利,十分有道理了,但依然于事无补,因为避名讳一事,古来有之。
“避名讳”一直是古代特有的一种奇葩现象,人们不能直呼帝王或尊长的名字,即使人已经挂了也不行。
晋朝时尤其夸张,《世说新语》中记载有个叫桓玄的人,有天在家宴请朋友,席间有位客人随口撩了下人一句:“美女,酒凉了,帮温一下呗。”
结果桓玄一听,放下筷子就嚎啕大哭,大家一开始都十分懵逼,后来才反应过来,原来他爹的名字中有个“温”字,那位要温酒的小伙伴瞬间尴尬到想上天……
尊长的名讳不仅嘴上不能提,文章里也不能写,如果遇到了,只能改用其他字。比如苏轼的爷爷叫苏序,苏轼给别人文章作序时就只能写成“叙”。
说了这么多,那因为避名讳影响考试的例子之前有吗?
有的!
比如大李贺19岁的白居易,因为爷爷名字中有个“锽”,和“宏”字音近,所以他中进士后就没能继续考 “博学宏辞科”,而是改考了“书判拔萃科”。
所以,虽然人民群众们都觉得李贺很冤,但韩愈出手都救不了,还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