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字辈的“从商”经历(2)
他虽然调皮,但待人有礼,肯干活,读小学就学会做饭、洗衣服。他和我感情很好。他就读的小学在我们单位附近,我每天下班都要经过他的学校门口,他们放学比我们下班早,他读低年级时,我经常去接他放学。后来他自己走路回家,每当哪天不挨老师批评,他就在门口等着我,把班里发生的事告诉我,和我分享他的快乐。
他读初一时,要到实践基地去军训。临出发前,他母亲给了他50元零用钱。一个星期后军训回来,他把钱交还给妈妈,妈妈发现不是50元,而是一张百元大钞。
弟妇马上问:“你怎么有一百块钱的?不是给你50元吗?这钱怎么来的?”
他支支吾吾地说:“这钱是,是,是”他吞吞吐吐的,边说边搔着头,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
“是什么?快说啊!是不是偷来的?”性急的弟妇大声追问说。
“不是偷来的。”小轩一听“偷”字就反感了,他也提高声音说,“我帮同学洗衣服,他们给我劳务费,钱是我挣回来的。”
“唉,你早说嘛,差点给你吓坏了。”弟妇这才放下心来。
当弟妇把这事告诉我时,我笑得捂住肚子:“哈哈哈!我侄儿这么小就有生意头脑,真不错!将来是个经商的主。”
这事过去不久,一天,在外面忙于生意的弟弟打电话来跟我说,老师向弟媳,说小轩违反纪律,要受到学校处分。弟媳一听怒从心起,狠狠地斥骂小轩,小轩不甘示弱,针锋对麦芒,两人差点打起来,弟弟叫我快去“救火”。
我边打电话边匆匆赶往弟弟的家。见他们各自在自己的房间,怒气冲天,互不搭理。我劝他们冷静下来,然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小轩所就读的初中离家比较远,弟弟就买了一台自行车给他上学用。
他早上骑车去读书,晚上骑车回来,一切都很正常。
一次,一个住在附近的同学见他骑自行车上学,就问能不能搭他的车,他走路上学太花时间了。
小轩说:“行啊。”
那个同学就搭他的自行车上学了。搭了一段时间,那同学见老是搭他的车,觉得不好意思,便给了几十块钱给他,小轩把钱收下了。这情况他没有告诉家长。
后来老师知道这事,就批评他,说他违反了纪律,他说:“我付出劳动,他愿意给我报酬,这也算违反纪律吗?”
老师说:“你不知道,学生是不能用自行车搭人的吗?你一不小心摔倒别人怎么办?”
小轩说:“这个我倒没有想到,我只想到他坐我的车就不会迟到了。”
后来是他在班上做了深刻的检讨,这事才算了结,但他心里是不服气的。
对这事我感到既好笑又有点担忧。
好笑的是他小小年纪就有商业头脑,担忧的是这么看重钱会不会影响他以后的人生价值取向。
这就是我顽皮好动而又有商业头脑的侄儿。
现在,几个表姐妹都读大学了,小轩也读初三了。s小姐很快就要走向社会,他们几个在不久的将来也要走向社会,童年的这段“从商”经历,相信他们不会忘记。希望他们今后无论是从商从工还是从农,都能践踏实地,大胆尝试,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百折不饶的毅力,在人生的大道上昂首挺胸,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