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小村子小学
苏红润
我是会泽小村子小学最后一任校长。确实,我走后,这个学校就再也没有过琅琅的读书声,更没有了慷慨激昂、滔滔不绝、热情互动的课堂。
十年前,学校被交给了静默和独守,任风雨冲刷,凭草木疯长。如今,残垣断瓦下的土墙已经破败不堪,柔弱得像饱经风霜的老人,还几近坍塌。我曾经带领孩子们挥汗如雨的篮球场,在繁茂的野草丛中若隐若现。亲手栽种的雪松、小叶女贞和金边黄杨,已经凌乱得不堪入目。看着这些萧瑟的情景,一股股青春的气息反倒扑面而来,我年轻时的身影又出现了,仿佛置身于孩子们的嬉戏打闹声中,耳边响起了如约而至的上课铃声。
2004年,刚满20岁的我拥有了第一辆机动车,那是一台香槟色的力帆摩托车,动力强劲的它,一直效忠于雨天泥泞不堪,晴天黄灰飞扬。也在那个时候,我骑着这辆摩托车,每个星期周而复始奔赴于小村子小学,为当好只有45个学生的校长努力着,坚守着,奋斗着。当我沾沾自喜时,老爸伺机调侃一番:“你这校长只相当于一个班主任,别太当一回事了!”就连上小学二年级的侄女也帮着腔说:“我们班都有51个学生,而且你还是教一年级的。”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嘛,大小还是一方土地上的一校之长。”我没有因此泄气,反而引以为荣,并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成绩落后的小村子小学重新崛起,让人刮目相看。这个学校已经在全镇33个学校中连续三年名列倒数第一,学校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块颜色鲜艳的黄牌,上面“奋起直追,跃出低谷”八个字让全校师生为之努力。
踏进小村子小学的第一天,天气晴朗,我的摩托车上载满行李和灶具,脚踏板上还挂了大米和蔬菜。驶入校园时,坐在校园里乘凉的五名老师,只有一个过来打招呼,他们对乳臭未干的我充满好奇和怀疑,甚至是一脸鄙夷。孩子们也冷漠极了,都暗地里叫我“小校长”。
同我打招呼的老师以校为家,妻子也一同住在学校里。给我倒了一杯水后,他领我到办公室,主动向我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他偷偷告诉我,小村子的孩子不笨,老师们教学也很卖劲儿,不知咋的,教学成绩老是上不去。师生们与老校长经常有冲突,校长在学校相当于唱独角戏。
我找来一个笔记本,把办公室里的所有档案资料都翻阅了一遍,然后把发现的问题归纳后记录下来。这时,我的脑海中瞬间有了一些明晰的思路,必须和师生打成一片,让大家拧成一条绳,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然后带他们重树信心,享受每一点进步,最终跃出低谷。
那天晚上,我睡在阴暗潮湿、低矮破旧的土木结构宿舍里,整夜辗转反侧,好不容易睡着了,却被厚重的被子压得梦魇多次,夜里时而有老鼠偷偷作祟,它们在楼板上翻动,搅得人心神不宁。经历第五次梦魇时,我竭尽全力挣醒后,擦拭着一头的冷汗去拉灯,不料那灯线像被施了魔法似的,不知是我用力过猛,还是长年累月使用后灯线腐朽,一拉就从开关处断了。屋漏偏逢连夜雨,我怕噩梦再次上演,就摸黑在床上坐了一个晚上。
后来,我慢慢喜欢上这个不足30平方米的小宿舍,虽然它不宽敞。我在书桌上摆满自学考试用书和教学参考书,每天总会利用课余时间,倚靠床头,借着微弱的灯光发奋苦读,最终取得自考本科毕业证书。至于灯光为何昏暗,这完全不是灯泡小的原因,而是村子里还没有经过电网改造,电力损耗过大,电费飙升到2元一度不说,每个月还要额外交2元的电表座机费。晚上,用电量大时,电视机和电脑根本无法启动,就连电灯也抽搐一般,微弱得像萤火。
当时,小村子小学一个学期可以支配和使用的办公经费只有2000元左右,高昂的电费让我们苦不堪言,加之电力不足,六名老师只能错开时段使用电炒锅做饭,否则只能吃夹生饭,若是遇到电闸保险丝被烧断,只能劈柴生火,另起炉灶了。还不到一个月,学校单缴纳电费就花了200多元,作为“一家之主”,勤俭持家成为我最痛心疾首的事,特别是看到一名教师夜里偷偷用电炉取暖和烧土豆时,我感觉像在往自己身上割肉一样,无比心痛,但我不想因为这件事情导致教师间闹矛盾。
第二天,我们召开教师座谈会,商量如何计划和使用这点微薄的经费,大家畅所欲言,最终得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一致决定用蜂窝煤替代电器,这样,光做饭取暖就可以省下一大笔费用。
我爬上房顶,把终年失修的卫星接收机弄好后,大家趁电力充足时,团坐在办公室里看看电视,畅谈一下工作生活中的趣闻和经历。长此以往,教师间的情谊日益增进,谁带来好吃的,都会邀约在一起喝口小酒,借着酒兴,我们开始无话不谈,甚至会一直畅谈到深夜。
都说好孩子全是被夸出来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买来一大堆本子,对期中考试单科前五名及成绩有进步的同学都进行了奖励,受奖学生也达到了一半以上,到了年底,我们还奖励了一批“校园之星”及“护花小少年”,力争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上台受表彰的机会,带他们点燃学习的激情。
考虑部分孩子上学路途遥远,有甚者从家到学校,一趟就要走一个半小时的山路,我们商量着把冬季上学的时间推延到上午10点,让孩子们在家里吃了早饭后再到学校,上完六节课,到下午四点半就可以回家,避免回家摸夜路。
孩子们学习的劲头很足,教师们也通过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到了期末,我们改完试卷,脸上都挂满了笑容,成就感和自豪感如汹涌的江水,瞬间高涨起来了。
记得和我妻子刚认识时,“媒人”再三叮嘱,她是城里的老师,千万不能让她跟我去小村子小学,否则就前功尽弃了。我深知纸永远包不住火,真金也永远经得起火炼。不久,妻子自己打“摩的”到我们学校,她没有任何怨言,反而鼓励我说:“我看中的是你这个人,而不是你现在的条件,我相信你以后不会怂!”之后,她没课都会同我一起去小村子小学。
优秀的成绩绝非一日之功,小村子小学的师生们用孜孜不倦的努力,以滴水穿石的韧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我们用点滴的进步诠释着初心和梦想,也轻松摘除了扣在头上多年的黄牌。两年后,学校的教学质量已经名列全镇前三名。分散到外地就读的孩子也纷纷回归,人数也比最初时翻了一番。教育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后,为回馈师生,我们因地制宜,努力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充实孩子们的课余生活。那时候的小村子小学,教室里经常回荡着歌声;操场上,孩子们童心飞扬,玩得不亦乐乎;书画展板上,他们用稚嫩的小手描绘着美丽的家乡;六一儿童节时,三个班级的歌舞、小品等节目就达十余个,其中有一个小品是我自编自导的,小品名为《猪八戒卖豆花》,小演员们十分“敬业”,绞尽脑汁找来很多道具,把演技水平推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引得村民们大声喝彩。
义务教育专项经费提高到每生每年300元的时候,我们几个老师仿佛喜从天降,奔忙着跑到苗圃里,选购了一批雪松、桂花、小叶女贞和金边黄杨,师生齐力动手,把所有花木整齐划一地栽种在校园花台里,孩子们主动认领,每天按时给自己的“宝贝”浇水、除草。学校购置了一些乒乓球、羽毛球和足球后,师生经常同台竞技,呈现出一幅幅和谐、自然、童真的画面。
时光荏苒,,我在小村子小学的第五个年头,从一个自己吃饱全家不饿的翩翩少年成了一个有家有室的男人,和妻子相隔两地,电话里总能感知到她的丝丝抱怨,我只得穿上雨衣,无论刮风下雨也坚持早出晚归,每天舟车劳顿,风尘仆仆,一天趴在摩托车上的时间就足足有两个小时,若是遇上路况不好,耗时耗力的程度不言而喻。
随着集中办学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小村子小学成了首批面临拆并的学校。我马上就可以离开山区,心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离开小村子小学已经十个年头,看到来自山区的孩子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平等享受着城区优质的教育资源时,心头翻滚了多年的波澜终于平息了下来。如今的山区孩子在学校吃着丰盛营养的饭菜,住着温馨整洁的宿舍,周末有车辆按时接送,不再徒步远行。我想,他们的记忆中不可能再有小村子小学了,那段清贫而充实的印记只有我和十年前的师生还记忆犹新吧!